一、患職業病屬不屬于工傷
職業病屬于工傷。
根據我國2011年1月1日實行的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工傷一般包括因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
(六)職工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的,亦可認定為工傷。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二、員工患有職業病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員工患有職業病,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有如下規定:
第五十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
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
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
第五十七條 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第五十八條 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第五十九條 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該用人單位承擔。
第六十條 職業病病人變動工作單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變。
用人單位在發生分立、合并、解散、破產等情形時,應當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
第六十一條 用人單位已經不存在或者無法確認勞動關系的職業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醫療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采取其他措施,使前款規定的職業病病人獲得醫療救治。
勞動者被診斷為法定(規定)職業病的,需由診斷部門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職業病患者,在治療休息期間,以及確定為傷殘或治療無效而死亡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或職業病待遇。目前在我國,職業病的診斷應當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
單位未足額交工傷保險費怎么辦
員工工傷保險繳費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辯護律師在審判階段的權利有什么
2020-12-18醫療事故有哪些種類
2021-02-27酒駕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11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外嫁女孩還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2-04拆遷安置房過戶手續如何辦理
2021-03-09上海市拆遷補償安置人口參考標準
2020-12-17購買拆遷安置房需要注意的有哪些事項
2020-11-13征地拆遷中應該按哪一年的航拍圖為準
2021-03-22高速占地補償標準是怎么樣
2020-11-11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