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規定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釋有關審限的規定,普通程序一審期限6個月,簡易程序一審為3個月,判決上訴案件為三個月,裁定上訴案件為30日。
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人民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釋有關審限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案件,審限為六個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案件,審限為三個月。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三個月;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三十日。
法律規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限的,獨任審判員或合議庭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向本院院長提出申請,并說明詳細情況和理由。院長應當在期限屆滿五日前作出決定。
經本院院長批準延長審限后尚不能結案,需要再次延長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上級人民法院應當在審限屆滿五日前作出決定。
第二條?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民商事案件后,認為需要再次開庭的,應當依法告知當事人下次開庭的時間。兩次開庭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但因不可抗力或當事人同意的除外。
第三條?獨任審判員或者合議庭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第四項規定決定延期開庭的,應當報本院院長批準。
第四條?人民法院應當將案件的立案時間、審理期限,扣除、延長、重新計算審限,延期開庭審理的情況及事由,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通過互聯網公開審判流程信息的規定》及時向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公開。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有異議的,可以依法向受理案件的法院申請監督。
第五條?故意違反法律、審判紀律、審判管理規定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第四十七條的規定予以處分。
第六條?本規定自2018年4月26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發布的司法解釋及規范性文件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人民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釋有關審限的規定,普通程序一審期限6個月,簡易程序一審為3個月,判決上訴案件為三個月,裁定上訴案件為30日。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保全時擔保費由誰承擔
2021-02-18不動產證是哪三證合一
2020-11-15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土地轉包合同
2020-11-17政府征地賠償不同意能強制執行嗎
2021-02-17自建房只有房產證拆遷補償多少錢
2021-02-23公司企業拆遷賠償款要交稅嗎
2020-12-18上海宅基地動遷新規定及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5拆遷補償協議需要每個人都簽字嗎
2020-11-15城中村拆遷時,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準備
2021-02-16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匯總
2021-02-15南京市政府關于印發《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的通知
2020-11-24北京市住宅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范本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