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援助委托人是誰
法律援助的委托人是需要法律援助的當事人,當事人一般是由于經濟困難才需要申請法律援助的。
《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二、申請法律援助要提交什么材料
依據《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七條公民申請代理、刑事辯護的法律援助應當提交下列證件、證明材料:
(一)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二)經濟困難的證明;
(三)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申請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填寫申請表;以書面形式提出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或者代為轉交申請的有關機構工作人員作書面記錄。
三、法律援助的意義:
法律援助是一項扶助貧弱、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社會公益事業,也是我國實踐依法治國方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對法律援助工作十分重視,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將“建立法律援助體系”確定為“十五”社會發展目標,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并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法律援助條例》的頒布實施和“為實現公平和正義法律援助在中國”大型公益活動的開展,標志著我國法律援助工作在廣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
在當前的中國,仍然還有一批由于自然、經濟、社會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狀態而難以像正常人那樣化解社會問題造成的壓力,陷入困境,處于不利社會地位的人群或階層,這也就是所謂的弱勢群體。作為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援助通過向這些缺乏能力、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提供法律幫助,使他們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護。法律援助制度是人類法制文明和法律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國家經濟、社會文明進步和法治觀念增強的結果。用法律的手段幫助人民群眾解決訴訟難的問題,是當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大背景下的必然選擇,是促進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上述內容就是小編對“法律援助委托人是誰申請法律援助要提交什么材料”問題進行的解答,法律援助的委托人是需要法律援助的當事人,當事人一般是由于經濟困難才需要申請法律援助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入股公司解散可抵債嗎
2021-02-11抽逃注冊資金罪的認定和判刑
2021-01-02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農村的房屋可以贈與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9宅基地侵權糾紛答辯狀如何寫
2020-11-14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什么是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1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