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的一些最常見的法律常識。
一、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包括下班時順道買菜的情況。上下班的途中包括四中情況:
1.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2.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3.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4.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如果未滿18歲的孩子夜不歸宿,必須對孩子進行教育,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如果別人借您錢,您一定要他出借據,而且借款數額一定要大寫。(注:訴訟時效為2年)
四、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家或其他財產,一定不要私設電網或設置毒物等,否則可能觸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37條第一款規定:未經批準,安裝、使用電網的,或者安裝、使用電網不符合安全規定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五、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是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法律援助。
六、如果想寫遺囑,一定要注明年月日,并親自簽名。讓人代書,一定要兩個以上證人在場見證,代書人、見證人、遺囑人都要簽名,最好委托律師見證并執行遺囑。
七、撫恤金、生活補助費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用以優撫救濟死者家屬中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不屬于死者的遺產,一般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八、民間借貸屬于高風險事件,法律規定高于同期利率4倍以上的民間借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如目前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即民間借貸1年期利率高于24%(即月息2%)以上,高出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九、在幼兒園、學校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因這些單位沒有盡到監護職責而受到傷害,這些單位應適當給予賠償。單位有過錯的,亦應適當承擔責任。對于以上這些法律小常識,我們一定要熟知。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可以有意識地規避常見的法律問題,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離婚退彩禮怎么退
2021-03-132020傷殘等級劃分標準怎么規定
2021-01-19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