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對等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卦、終止民事行為的協議。一方發出訂立合同的意義表示,對方作出同意的承諾,合同即可成立。將合同內容落入字里行間便構成書面合同,其意義在于:1、書面合同記載著雙方協商分歧的產物,可明白各方權益、義務與義務,為實行合同和處置糾葛奠定基礎;2、書面合同記載著標的物質量、數量、規格、價款,以及實行時間、地點等內容,是全面、恰當實行合同的基本依據;3、處置糾葛時,根據“誰主張、誰舉證”準繩,當事人必需提供證據證明己方主張,書面合同是最有力證據之一。
二、如何訂立書面合同?
訂立書面合同的方式有:1、運用合同范本。合同范本是為指引當事人訂立合同,國度機關根據買賣慣例而制定的示范文本,當事人直接填寫空白條款或者選擇現成條款即可;2、運用自制合同。當事人可根據企業性質和買賣形勢自行制定合同文本,不只可進步買賣效率,還可預置利己條款,但不得應用合同事前免除己方義務、加重對方義務、掃除對方主要權益;3、暫時書寫合同。因每筆買賣的標的、質量、數量、價款存在較大差距,暫時書寫合同不失為明智之舉,由律師代為草擬、檢查合同則是事半功倍。
三、合同包括那些條款?
合同條款承載著各方權益、義務與義務,意義相當嚴重!合同內容由當事人自由協商,協商分歧后便構成合同條款,普通包括:1、當事人稱號或者姓名和住所;2、標的;3、數量;4、質量;5、價款或報酬;6、實行期限、地點和方式;7、違約義務;8、處置爭議的方法。就買賣合同而言,具備1、2、3、5項,合同即可成立,其他條款由當事人協商肯定或者適用法定標準。為避免爭議,應力圖條款完備、內容簡約、言語明晰。
四、合同訂立之前,應做那些工作?
為防范買賣風險和完成安全營利,合同訂立之前應當做到:1、認真選擇買賣對象,其經濟實力和信譽程度直接決議合同能否順利實行;2、經過行政機關、網絡報刊、知情人士等渠道,了解對方的財富狀況、履約才干、誠信程度;3、不能輕信信誓旦旦的承諾和夢想一本萬利的生意,獲利極為容易的買賣必然躲藏隱患;4、認真權衡自身履約才干、融資才干和防范風險才干,否則喜簽署單、苦于履約;5、向律師咨詢買賣的合法性與風險性,違法買賣可能勞而無獲或者利益基礎不堅固。
五、如何辨別和證明對方工作人員身份?
企業工作人員的運營行為屬于職務行為,由企業承擔民事義務。但是發作糾葛時,對方常常供認其與某人之間存在附屬關系,此人亦資不抵債或溜之大吉,債權人相當被動。以下戰略可以避免此類尷尬:1、與該人員經濟往來時,應由其所在單位出具授權拜托書,明白記載權限范圍與起止日期;2、該人員簽署合同或出具收據、欠條時,應當加蓋單位公章或法定代表人簽字;3、呈現身份不明情況時,應當經過補充協議、備忘錄、書信、錄音等方式固定此人身份;4、查看、留存此人身份證、工作證等資料,為必要時向其主張權益奠定基礎。
六、如何預防欠款糾葛?
欠款預防機制應當貫串不斷,而不應臨陣磨槍、暫時抱佛腳!企業可以做到:1、控制合同起草權,在不違犯法律強迫性規則前提下,預置利己條款;2、爭取擔保,欠款不能清償時,由保證人承擔清償義務,或拍賣、變賣抵押物優先受償;3、盡量采取先款后貨方式或者先定金后發貨的買賣方式,必需采用先貨后款方式的,應當固定和保管交接手續;4、有證據證明對方運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富、喪失商業信譽時,應當中止實行,懇求對方提供擔保;5、關注債務人財富狀況與變動,為訴前財富保全和強迫執行奠定基礎。
七、擔保有幾種方式?
擔保是促使債務人實行債務、保證債權人完成債權的法律措施。方式包括:1、第三人提供保證,債務不能實行時,由保證人承擔義務;2、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房屋、車輛、股票、債券,設定抵押或質押,債務不能實行時,以變賣、拍賣抵押物或質押物的價款優先受償;3、留置債務人動產迫使其實行相應債務,期滿仍未實行的,債權人以變賣、拍賣該動產的價款優先受償;4、爭取債務人托付定金,如其違約將喪失定金。
八、企業如何應對欠款糾葛?
追償欠款,令人頭疼心煩、苦不堪言!企業至少應當做到:1、梳理現有證據能否證明欠款事實,如不能證明,必需補充調查新證據;2、經過互抵債務、放棄清查違約義務、接受對方消費要素、有價證券、個人物品等方式促成協商與調解;3、債務人人去樓空時可能涉嫌合同詐騙,應當及時報案并提出民事賠償懇求;4、經過專業調查公司,了解債務人的人員、資金、財富等情況,為訴訟奠定基礎;5、向律師尋求對策,其合理化建議有利于欠款清償,必要時可以代理提起訴訟。
九、如何處置“三角債”?
乙欠甲債、丙又欠乙債,三者之間構成“三角債”,當乙不向丙追償債務致使甲的債權不能清償時,甲可以行使代位權,直接向丙主張權益。細致包括:1、提起代位權訴訟,法院判決丙直接向甲實行清償義務;2、申請訴前財富保全,遏止丙直接向乙實行債務,防止乙受償后轉移、藏匿財富;3、未提起代位權訴訟,但執行程序中發現乙對丙享有到期債權的,法院可以通知丙向甲實行。
十、出具或持有欠條、收據,應留意什么問題?
欠條與收據是債權人主張權益、提起訴訟的重要證據,持有人和出具人必需留意:1、交貨、付款、欠款時必需懇求對方出具字體清楚、內容簡約的書面手續;2、清償時限屆滿后,訴訟時效開端計算,債權人應當及時主張權益或者提起訴訟,以防超越訴訟時效;3、向對方還款還物時,應當同時收回或銷毀欠條;4、部分清償或合同變卦需求出具新手續時,應當收回原手續,防止二者變成并列關系。
十一、什么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合同解除?
合同解除是合同關系消滅的行為,包括以下情形:1、雙方協商分歧,可以解除合同;2、合同事前商定解除條件的,條件具備時一方可以解除合同;3、呈現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完成時可以解除合同;4、一方呈現拒絕實行、遲延實行等嚴重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完成時,對方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尚未實行的,終止實行;曾經實行的,可以根據實行情況與合同性質懇求對方承擔恢恢復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等義務。
十二、什么是合同詐騙?
對方貌似實力雄厚、實則外強中干,為成功詐騙早已設好圈套,收貨或者取款后資不抵債或偃旗息鼓,受害人應當認識到對方可能涉嫌合同詐騙。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署、實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包括:1、以虛擬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署合同的;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3、沒有理論實行才干,以實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實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繼續簽署和實行合同的;4、接受對方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擔保財富后逃逸的;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財物的。
十三、處置民事糾葛有幾條途徑?
在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因觀念、道德、利益抵觸,與人發作糾葛在所難免。選擇高效、快捷處置途徑實為明智之舉!細致包括:1、協商。雙方依托自身力氣,相互妥協和讓步,處置糾葛。該方法快捷煩瑣、心平氣和,但應以書面方式記載協商內容。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當爭議各方失去對話基礎,尋求第三方調解實為高明選擇。3、仲裁。將糾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判決的糾葛處置機制。仲裁一裁結局制,一方不實行仲裁判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迫執行。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央求,由法院判決糾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葛處置機制,是當事人維護權益的最后屏障。
十四、現行法律對訴訟時效如何規則?
訴訟時效是權益經在法定期限內不行使,產生權益喪失的制度。《民法通則》對訴訟時效有以下規則:1、普通訴訟時效是兩年,自知道應當知道權益遭到損傷時計算;2、身體遭到傷害、出賣不合格產品未聲明、延付或拒付租金、寄存物品喪失或損傷四種情況,訴訟時效為一年;3、因主張權益、對方同意、提起訴訟三種行為惹起時效中綴,時效重新計算;4、超越訴訟時效將喪失勝訴權,債權人應當高度注重。
十五、欠款經過兩年,就不能討要了嗎?
這是對訴訟時效制度的誤解!訴訟時效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益被損傷時起計算。買賣雙方簽署對帳單、還款協議,或者一方出具收貨單、借據、欠條等手續只能證明雙方權益義務產生。此時權益尚未遭到損傷,訴訟時效自然不能計算,更談不上兩年之后就不能主張權益。但實行期限屆滿后,債務人仍未實行義務或者明示拒絕實行債務的,訴訟時效開端計算,權益人應當及時行使權益,以防訴訟時效超越。
十六、如何搜集、保管和運用證據?
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準繩,故證據認識必需貫串于日常運營活動之中。1、訂立、實行合同盡量采用書面方式,訂立口頭協議和“君子協議”將承擔舉證不能的風險;2、口頭訂立或變卦合同后,應當及時采用書信、備忘錄、會議紀要、錄音、錄相等方式補充與完善證據;3、合同書、欠條、收據等文書資料應當專人整理與保管,防止人事故動招致證據喪失;4、遵照舉證時限,在規則時間內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提交證據材料。
十七、起訴債務糾葛,應當交納幾案件受理費?
案件受理費根據訴訟央求的金額或者價款,按比例分段累計交納:不超越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超越1萬至10萬部分按照2.5%;超越10萬至20萬部分按照2%;超越20萬至50萬部分按照1.5%;超越50萬至100萬部分按照1%;超越100萬至200萬部分按照0.9%;超越200萬至500萬部分按照0.8%;超越500萬至1000萬部分按照0.7%;超越1000萬至2000萬部分按照0.6%;超越2000萬部分按照0.5%交納。一審案件受理費由被告預交,二審案件受理費由上訴人預交,審理終結時由敗訴方全部或者按比例擔負。
十八、如何申請法院強迫執行?
一方拒不實行生效法院判決或者仲裁判決,對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迫執行。以下問題需求留意:1、雙方或一方為公民的,應當在1年內申請;雙方均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當在6個月內申請;2、遞交執行申請書,由一審法院受理并實施強迫執行;3、交納執行申請費,執行金額或者價額不超越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超越1萬元的,按比例分段累計交納;4、提供被執行人財富線索,有利于判決順利執行。
十九、延聘律師,你清楚以下問題嗎?
幾乎每家企業都曾延聘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和訴訟代理人,但以下問題可否清楚?1、一定要到正軌律師事務所,法律效勞所、法律事務所、法律研討中心、法律咨詢中心均非正軌律師事務所;2、律師必需持有司法部頒發的“律師執業證”,可以經過當面查考證件確認,無此證者絕非律師;3、律師應當認真擔任、客觀理性,信誓旦旦、輕許承諾、包攬訴訟的律師與社會閑散人員決對不能輕信,更不能延聘;4、律師的才干、專業、閱歷、態度是決議延聘與否的主要要素,其年齡、級別、頭銜、資歷是次要要素。
二十、律師對企業決策、運營、管理有何益處?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運營決策與處置糾葛無不需求法律指引和調整。而律師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效勞的專業人士,其學問專業、閱歷豐厚、技藝嫻熟,為企業提供法律效勞可完成營利合法、高效、安全、暢通。效勞內容包括:為企業日常運營決策提供法律建議;草擬、檢查合同,出具法律意見書;參與談判、調解、仲裁、訴訟;分析評價買賣風險,制定風險防控體系;中止法律培訓、提供所需法律資料等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訴行政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9抵押車解除抵押以后還能過戶嗎
2020-11-10追償權糾紛屬于物權還是債權
2020-11-24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