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餅不合格消費者怎樣維權
中秋臨近,月-餅是親朋串門、聯絡感情的必備食品。然而,市場監管不力,中秋月-餅市場的質量問題也層出不窮,可以說時下買到不合格月-餅之事屢見不鮮。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公布了2014年中秋節月-餅的監督抽檢信息,公布了27批次檢查不合格的月-餅名單。作為消費者,如果您購買到不合格月-餅,該如何維權呢?
一、向市場管理監督部門進行投訴
消費者可攜帶月-餅及有關票據,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反映,請他們調查處理,幫助你追回損失的貨款。如果是懷疑自己購買了不合格月-餅,那就要先請上述兩個部門的有關專家或真品生產廠家幫助鑒別,確定是不合格月-餅后再作處理。如果當地已成立了消費者協會,消費者也可直接向消費者協會反映,請他們幫助鑒定、調查,使制售假冒商品的行為及時得到制止。總之,消費者如果發覺自己購買了假冒商品,一定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這樣就可以使不合格月-餅沒有立足之地,既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也維護了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
二、一定要保留好相關證據
消費者如果買到不合格月-餅之后,一定要記住,保留好相關證據非常重要,這關系到我們的合法權益能不能得到維護。
一般來說,消費者要保留的證據原件包括購物發票、小票、商品實物等,如有必要,最好考慮寫一份書面的經過材料。在所購月-餅的發票或購物憑證上,應寫明名稱、數量、金額、經營企業名稱、個體工商戶或字號名稱或印章、購買時間;提供月-餅的外包裝,必要時應提供月-餅樣品、或其它認定不合格的相關證據等等。
三、通過合法途徑,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此外,消費者還可以要求懲罰性賠償,對生產或銷售不合格月-餅問題主張懲罰性賠償的法律依據,主要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對有欺詐行為的消費糾紛,《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了消費者主張雙倍賠償的權利。對生產或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安全法》賦予了消費者主張十倍賠償的權利。
四、應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和在接受服務時,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購貨憑證或服務單項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時,可以通過如下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部門申述;
4、向食品藥品監管部門“12331”或工商部門“12315”申訴;
5、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6、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申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有明確的被訴方;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依據,必須有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并在一定的期限內;屬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如果不是管轄范圍,工商部門會告知消費者到其他部門投訴。
注意事項:
1、怎樣投訴,即購買了不合格月-餅應該投訴誰?
當購買了不合格月-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一般都認為是誰的產品就應該找誰、就應該投訴誰。但有時消費者會買到沒有生產廠家的商品,那就只能以出售該商品的單位為投訴對象。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因商品缺陷造成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民法通則》和其他有關法律也有類似規定。這就是說,當購買了假冒偽劣商品時,既可以生產者為投訴對象。也可以銷售者為投訴對象,或者以二者為共同的投訴對象。
2、如果投訴不能解決問題,又該怎么辦?
不合格月-餅屬假冒偽劣產品,針對假冒偽劣產品,法律規定賦予的索賠權利和賠償額,是具有強制力的,廠家和商家必須承擔違法生產和銷售的責任。然而,通過消委會投訴途徑維權,只能在《消法》賦予消委會“調解”的職能下進行,調解是建立在消費者、經營者雙方自愿的基礎上的進行的,不具有強制力,如果廠家或商家堅決不愿意按法律賠償,消委會唯有終止調解,或向媒體披露有關的違法經營行為。消費者一定要按法律主張賠償的,可進一步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予以解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股權轉讓的概念、法律特征及形式
2020-12-22眾籌股權投資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1最高院關于擔保法的6個重要疑難問題的司法觀點
2021-01-27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公司破產清算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2-25《婚姻法》規定探望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9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