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盲聾啞人犯罪怎么辦理
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看,要正確適用我國刑法典第19條關于聾啞人、盲人犯罪的刑事責任規定,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本條的適用對象有兩類:一是既聾又啞的人,即同時完全喪失聽力和語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聾啞和幼年聾啞者;二是盲人,即雙目均喪失視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喪失視力者。(2)對聾啞人、盲人犯罪堅持應當負刑事責任與適當從寬處罰相結合的原則。(3)正確適用對聾啞人、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原則:對于聾啞人、盲人犯罪,原則上即大多數情況下要予以從寬處罰;只是對于極少數知識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時具備完全責任能力的犯罪聾啞人、盲人(多為成年后的聾啞人和盲人),才可以考慮不予以從寬處罰;對于不但責任能力完備,而且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和后果非常嚴重的聾啞人、盲人犯罪分子,應堅決不從寬處罰。對應予從寬處罰的聾啞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應當根據行為人犯罪時責任能力的減弱程度,并同時考察犯罪的性質和危害程度,來具體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以及從輕、減輕處罰的幅度。
二、生理功能喪失影響刑事責任嗎
一般說來,精神正常的人,其智力和知識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達到一定的年齡即開始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達到成年年齡即標志著刑事責任能力的完備。但是,人也可能由于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聽能、語能、視能等)的喪失而影響其接受教育,影響其學習知識和開發智力,并因而影響到其刑法意義上的辨認或控制行為能力的不完備。
中外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了人的生理功能喪失尤其是聽能和語能喪失者即聾啞對其刑事責任能力的影響問題,并在刑事責任上有所體現。我國刑法典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就是我國刑法中對生理功能缺陷者即聾啞人、盲人刑事責任的特殊規定。這一規定意味著,聾啞人、盲人實施刑法禁止的危害行為的,構成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應受刑罰處罰,但又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按照我國刑事方面的規定,并不是說盲聾啞人犯罪的,就可以免于刑事處罰,至少在當前并沒有這方面的規定,但是考慮到屬于殘疾人,實際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可能會從寬進行處罰,就有可能對聾啞人、盲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具體還是要結合情節才能確定處罰原則。
聾啞人犯罪怎樣承擔刑事責任
刑事訴訟法聾啞人犯罪減輕處罰嗎
聾啞人犯罪如何擔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拖欠工資多久可以要求賠償(最新勞動法規定)
2021-03-03商人‘請’農民搶栽搶種想分征地補償款 法院認定協議無效
2020-12-13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給公司擔保錢沒還上房子被封了怎么辦
2021-02-10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