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犯罪情節比較輕,同時也有悔罪表現,人身危險性和社會危害性比較小的罪犯,往往在最后量刑處罰的時候,法官會同時判緩刑。那大家知道判緩刑是什么意思嗎?在判了緩刑之后也是有被撤銷的可能,通常符合什么條件會撤銷緩刑?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判緩刑是什么意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還判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仍經執行。累犯不適用緩刑。
拘役的緩刑考驗期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能少于2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不能少于1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對于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犯罪后確有悔改表現,家庭有監護條件,或社會幫教措施能夠落實,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應當適用緩刑。
慣犯、有前科或者被勞動教養2次以上的一般不宜適用緩刑,共同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及犯罪后拒不認罪的一般不宜適用緩刑。
二、撤銷緩刑的條件
我國現行刑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根據上述規定,我國撤銷緩刑的條件:一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包括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二是發現漏罪,即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前還有未被判決的依法應當追究的犯罪行為;三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具有情節嚴重的違法、違章但尚不構成犯罪的行為。
才能知道緩刑這個制度對罪犯而言是多么的有利,這也導致不少罪犯會在訴訟過程中委托律師來進行緩刑辯護。當然,也要罪犯本身滿足了緩刑的條件之后,才有辯護的可能性,要是犯重罪,自然也就不能被判緩刑。
取保候審后判緩刑的機率多大
貪污罪能判緩刑嗎
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判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新規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0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已遷出的人還有獲得拆遷補償的權利嗎
2021-02-09該公房拆遷補償款可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1-21廣州舊村改造的三個關鍵問題
2021-03-23住改非拆遷中營業損失給誰
2021-02-25怎么判斷是否在拆遷紅線范圍內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