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單位如何杜絕工傷的發生?
1、教育培訓
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通過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勞動者遵守法規,學會掌握安全生產方面的知識和操作方法,增強事故的預防和處理能力。對從事特種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做到“持證上崗”,保證安全生產。
2、管理監督
由政府機關、企業單位組織制定有關規章、制度和措施,制定有關安全規程,規范安全標準,求其共同遵守,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監管力度,常檢查、早發現、早治理。
3、安全操作規程
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對不同的崗位應專人專崗。
4、工程技術措施
對設備、設施、工藝、操作等,從職業安全衛生角度進行計劃、設計、檢查和定期保養的措施。
5、嚴格執行作息制度,避免疲勞過度地工作。
6、環境保護
生產場所的環境,往往被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所污染,如粉塵、毒物、噪音、輻射等。勞動者在此環境下工作 ,其健康就有可能受到損害,所以,必須采取措施,治理上述危害,以保證勞動者的健康。
7、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品
工傷事故的發生除了有許多“不可抗拒的”“難以預測的”情形外,還有大量的工傷事故是屬于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工作條件對人的影響造成的。為了避免或減少工傷事故發生,我們要高度重視預防工作,早期介入管理和采取有效預防措施,將事故消滅的萌芽狀態,切實做好預防工作事故的發生。
8、經濟措施,通過實行工傷保險差別費率和浮動費率辦法,建立一種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的內部控制機制。
二、工傷與公傷的區別是:
主體及相互間關系不同。工傷發生在勞動關系中,也就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公傷發生在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其工作人員之間,這種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帶有行政屬性。
確定待遇的依據不同。工傷待遇由工傷保險條例和地方行政法規確定。公傷待遇由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
能否參加工傷保險待遇不同。工傷可參加工傷保險,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公傷不可參加工傷保險,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是享受相關的公傷待遇。
待遇支付主體不同。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比照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公傷待遇由所在單位支付。
爭議解決途徑不同。因工傷待遇發生糾紛,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可以適用勞動爭議仲裁、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解決。對單位公傷待遇有異議的,只能先通過人事爭議仲裁裁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綜合上面所說的,工傷一般就是在工作中受的傷才會以工傷來進行處理,如果用人單位為了防止這些事情的發生,那么就一定要做出安全的意識,提供警惕,提前做好所有的防范措施,特別是針對于工地上的工作人員,這樣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臨時工工傷認定是否存在
工傷認定、鑒定、待遇、手續、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雙方都不履行協議有效嗎
2021-01-18陪審員不參加什么案件審理
2021-02-13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AA制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注意事項
2020-12-20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失能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