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進行刑事拘留最多多久
法院進行刑事拘留最多37天。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0條的規(guī)定公安機關在緊急時刻對需要受偵查的人依法暫時扣押;行政拘留指將違反治安管理的人關在公安機關拘留所內,一般不超過十五天,合并處罰最長不超過二十天。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行政處罰。被處罰人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二、治安拘留與刑事拘留的區(qū)別
(1)法律性質和依據不同。刑事拘留是依據《刑事訴訟法》而采用的強制措施,不是一種處罰。治安拘留是依據《治安處罰條例》采用的一種處罰辦法。司法拘留是強制措施,同時也兼有處罰性質,它的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
(2)適用對象不同。刑事拘留的對象是觸犯刑事法律,需追究刑事責任的現行犯或重大嫌疑人。治安拘留的對象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尚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者。司法拘留的對象是實施了妨害民事或行政訴訟秩序行為的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或案外人。
(3)目的和結果不同。刑事拘留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偵查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新的損失,刑事拘留的結果,一般轉為逮捕,刑事拘留的羈押期可以折抵刑期。治安拘留的目的,是為了對違法分子進行處罰和教育,治安拘留期滿,就是教育處罰的結束。司法拘留的目的在于懲誡妨害訴訟秩序的行為,以保證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司法拘留與判決結果不發(fā)生聯(lián)系,被拘留的人如果承認并改正錯誤,人民法院可以提前解除拘留。
(4)羈押的期限不同。刑事拘留的羈押法定期限為3~7日,最長不超過30日。治安拘留的羈押期限為1日以上,15日以下。司法拘留的期限為15日以下。
(5)適用的機關不同。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行使刑事拘留權,公安機關還行使治安拘留的決定權、執(zhí)行權-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拘留權,被司法拘留的人交公安機關代為關押。
三、拘留的注意事項
執(zhí)行過程中的拘留,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被執(zhí)行人依法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民事制裁措施。由于目前中國民事訴訟法對拘留的規(guī)定比較籠統(tǒng),而最高院對拘留問題也沒有作出相對具體的司法解釋,因此實踐中,各地法院對拘留措施的理解和操作也不盡相同,在采取拘留措施時存在很多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司法權威,淡漠了人權保護,影響了人民法院形象。根據在基層法院執(zhí)行工作的經驗,認為司法拘留需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1、需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這是執(zhí)行人員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條件,如果被拘留人沒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就不能進行拘留,這是民事訴訟法明確規(guī)定的。在實際執(zhí)行中,有的執(zhí)行人員變拘留為一種執(zhí)行手段,在不對當事人財產詳細調查或采取查封、扣押、拍賣等措施的情況下,以執(zhí)帶拘,把拘留作為考驗被執(zhí)行人履行能力或向申請人作一交待的方法,違反法律程序,是嚴重錯誤的。
2、需經院長批準。司法拘留作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項強制措施,屬于執(zhí)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項,應當經過三名以上執(zhí)行員討論,報本院院長批準。實踐中,對某人是否適用拘留往往由承辦人個人決定,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如同虛設。同時執(zhí)行人員“先斬后奏”的情形也屢屢出現,人已經拘留,但院長還沒有簽字批準。當然,執(zhí)行人員在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暴力抗拒、阻撓執(zhí)行等情況的,可以立即采取拘留手續(xù),但過后必須立即報院長補辦批準手續(xù)。
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有的時候會將犯罪嫌疑人進行簡單的拘留,暫時性的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同時也是為了案件的發(fā)展順利。我們知道除非觸犯法律規(guī)定,否者不會承擔法律責任,因此一旦出現相關違法事件,我們應該積極進行配合檢察院。
什么情況下可以延長刑事拘留期限?
家人被刑事拘留了怎么辦
從刑事拘留到判刑要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是否可以直接處分質押物
2020-12-03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企業(yè)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領失業(yè)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交通事故發(fā)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1-25遇上拆遷沒有宅基地證怎么補償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