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證人是主合同雙方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
保證人首先必須是排除主合同中債權人和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因為保證人是為了在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代為履行債務或承擔責任而設定的,它僅要求提供人的擔保,而無須象抵押等其它擔保方式要有具體的物、權利或者金錢才能提供擔保,所以這種人的擔保方式就要由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提供,否則將會失去保證的意義。
但在司法實踐中,有的自然人向金融機構貸款,由其個人投資經營的、屬個體性質的經營部等私有單位來提供擔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不具有法人資格,仍屬自然人的性質,個人經營的,以其個人所有的全部財產承擔對外債務,家庭經營的,以家庭所有的全部財產承擔對外債務。可見貸款人與保證人系同一自然人,這種保證實際上系自貸自保,這就有悖于法律的規定,使得保證的作用難以真正發揮,不利于實現債權人的權益。這其中固然有借款人為借出款項而投機取巧的因素,但作為債權人的金融機構也是有一定責任的,它在貸出款項時沒有嚴格審查保證人的主體資格,沒有要求保證人提供營業執照,而僅以保證人在保證合同上蓋章、簽字即成立保證。金融機構的信貸人員為了貸出款項,要求借款人必須按法律或銀行內部規定提供保證人,只注重有保證人這一形式要件,而不問保證人的實質要件,缺乏履行嚴格審核義務,不管保證人到底是法人還是其他組織,到底有無工商登記有無主體資格,因此貸款人對這種情形的出現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國《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均沒有規定債權人的審核責任,而依《合同法》來看,作為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的金融機構違反了注意義務,應依照過錯責任原則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故筆者認為在《擔保法》或其司法解釋中應明確規定貸款方即金融機構的審核責任及其相應的罰責,以警醒金融機構的信貸人員嚴格履行審核保證人的資格,避免貸出的款項無法收回,最終避免國有資產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高空拋物的危害怎么認定
2021-02-20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拘傳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2021-02-02家庭冷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1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該將重復保險的情況告訴各保險人嗎
2020-11-11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拆遷令下達后的訴訟期是多久
2020-11-09對拆遷補償方案的復議怎么提出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