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法律的手段制裁網絡暴力
網絡用戶的侵權行為需要負民事法律責任。目前,我國規定網絡謠言被轉發500次或者閱覽5000次,竊取他人個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他人個人信息的行為便觸犯了法律。
除了目前刑法規制的侵害公民個人信息行為外,犯罪分子通過非法采集、偽造、使用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與刑法已規制的侵害公民個人信息行為,具有同等的社會危害性,根據刑法保護法益的原則,這些行為應同樣納入刑法規制范疇,所以我國刑法要根據網絡暴力發展實際適當擴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覆蓋范疇。
“網絡暴力”現象的應對措施
第一,各級政府應具有明確的輿論導向意識,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努力構建公共信息平臺,規范信息發布的渠道,并建立完善的網絡言論的應急疏導機制,對有可能形成網絡暴力事件的言論進行有效地控制和引導,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網絡暴力事件的發生。
第二,加快網絡立法建設的步伐,以法律手段來約束和制裁網絡暴力行為。
一個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是需要相對成熟的法律法規做制度保障的,但我國目前的有關互聯網的法律法規明顯還不夠完善。因此,應針對現階段網絡傳播的特點,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界定言論自由與侵犯他人隱私權等犯罪行為的區別,并用明確的法律條文來約束和制裁惡性的網絡暴力事件,這樣網民的行為才能有法可依,也才能真正保障網民的言論自由。
第三,規范網站行為,倡導行業自律,使其自覺承擔起網絡信息“把關人”的角色。
一些網站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往往無視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為網絡暴力事件的發生提供了平臺。因此,需要規范網站行為,提高企業的道德標準,并大力倡導行業自律,使網絡企業形成積極健康的良好風氣。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現在我國法律規定,對于網絡暴力的制裁往往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但是不管怎么樣,國家正在完善相關方面的法律,當事人如果遇到了比較嚴重的網絡暴力,可以選擇聯系律師幫忙處理,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過失決水罪辯護詞是怎樣的
2021-01-13父母房產繼承有糾紛怎樣保全
2021-01-05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9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怎樣才能要回購房的定金
2020-12-02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何為商業銀行的合并,商業銀行的合并會產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03【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