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因公受傷比比皆是,對此,關于遞交工傷鑒定,工商鑒定之后進行賠償,之后,受工傷者拿到賠償金。那么,賠償金中屬于公司的一部分什么時候能夠拿到呢?有人問,工傷鑒定下來要離職才能拿到賠償嗎?別著急,為此小編專門整理了相關資料,來為大家解答疑惑。
工傷鑒定下來要離職才能拿到賠償嗎?
根據我國的勞動法規定,工傷鑒定下來離職后可以領取賠償金。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工傷鑒定下來要離職才能拿到賠償的相關解答,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在此,小編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能夠小心謹慎,嚴格按照要求規范操作,減少不必要的傷害。另外,如果在雙方存在爭議,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2020年最新工傷賠償標準計算表
一次性工傷賠償協議書
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酒后尋釁滋事怎么處理
2021-01-1420年好友往寶馬發動機倒白糖,發動機報廢,構成侵權嗎
2021-02-24強制執行債權文書公證程序
2020-12-26雙方年齡差距很大,能結婚嗎
2020-12-26父子不用兒子扶養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1-29兒子不孝順父母怎么辦
2020-12-31未婚生子會被罰款嗎
2021-01-07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