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實刑了要坐牢嗎?
取保候審實刑,就應當坐牢的。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后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余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二、取保候審實刑幾率有多大?
關于取保候審實刑幾率的問題,兩者并沒有互證關系,法院對犯罪嫌疑人是否給予緩刑,主要還是依據其刑事處罰是否為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犯罪情節是否嚴重、是否有悔罪表現,同時,對于多次犯案的犯罪分子也不會給予緩刑處理。
公檢法機關在基本鎖定犯罪嫌疑人的情況下,對于犯罪情節不嚴重、刑事處罰可能較輕、沒有什么社會危險性的,可以允許其取保候審,在候審期間,犯罪嫌疑人要隨時聽候傳訊并向公檢法機關報道,在這段時間不對其進行關押,并不表明就是今后的審批結果,那么,取保候審實刑幾率大不大呢?
三、取保候審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嚴格說來,取保候審是一種強制措施,與能否判緩刑沒有必然的聯系;但從司法實踐來看,只要允許辦理了取保的,一般都是判處緩刑、拘役或管制,但不絕對。如果要判處監禁刑罰的,司法機關一般不會辦理取保。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關于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