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取保后出國可以嗎?
解除取保后出國是可以的,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
二、取保候審的流程是怎樣的
1、取保候審的申請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出取保候審的申請。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2、取保候審的決定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審的申請書后,應當在7天之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檢察院檢察長或者人民法院院長批準,并簽發《取保候審決定書》和《執行取保候審通知書》,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法定條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審。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除此之外,司法機關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自行決定取保候審。
3、取保候審的執行
取保候審的執行機關為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在執行時,應當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讀《取保候審決定書》,并令其簽名或蓋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第71條規定的,取保候審期間屆滿以后,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將保證金退還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證人解除擔保。
辦理了取保候審后續的公民一般都是觸犯了刑事法律的,若是在取保期間突然被解除了取保,此時并不代表著就已經恢復了人身自由。畢竟在取保期間發現其實施的其他犯罪行為也會導致取保被解除,此時該犯罪主體會被再次關押。
證據不足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取保候審擔保人需要什么條件?
取保候審后判緩刑的機率多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判決書下來后法院還會調解嗎
2021-02-18怎樣確定合同履行地點不明確
2021-02-02本案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有效的嗎
2021-03-17房子被燒怎么賠償
2020-12-08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