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看法:個人劣行與民俗無關、婚禮應文明“狂歡”
海南一民俗專家認為,在全國各地都有“鬧洞房”“鬧伴娘”,各個地方的民俗是不一樣的,屬于地域文化的問題。例如現在有一些古村、古鎮的開發,就單獨就把這個作為當地民俗特色開發出來,當成旅游項目。有的地方鬧過火了,過分了,觸犯法律了,這是另外一種情況,與文化沒有關聯性。對于這個事件中的情況,那些人的舉動是個人行為,個人文化素養的問題,與地域文化傳承沒有關聯性。
民俗博物館館長宮*春表示,鬧洞房其實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古代鬧洞房是為了拉近新娘和新郎之間的距離感,是一種文明的習俗。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古代時期婚禮習俗上的那些陋習早該被文明化。此事或許為民眾敲響警鐘,在日后的婚禮上摒棄這種不文明行為。如果因鬧洞房使新婚變成悲劇,甚至造成犯罪事件,就失去了意義。
律霸網小編說法:婚禮趁機揩油伴娘觸犯刑法是犯罪
近年來,婚禮中的惡俗行為屢見報端,也不乏在“鬧洞房”時新娘或伴娘被性騷擾的案例。其中“泰安伴娘事伴”曾一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該事件中的伴娘當時年僅16歲,幾名男子借“鬧伴娘”為由,將她的衣物脫光猥褻。其實,因“鬧洞房”造成的鬧劇、悲劇、慘劇從沒間斷過:有的以“聽房”或“性指導”為名,行“窺淫”之實;有的以“調教新婦”為名,行“借機揩油”之實;有的以“捉弄新郞”為名,行“人格侮辱”之實。
種種過界行徑,有違公序良俗,這樣的“鬧洞房”,其實是污風詭俗,是下流的集體狂歡。當事者缺少基本的文明底線、不懂社交的人倫規則,更是缺少人身權等基本法律意識。在越來越重視個體尊嚴、關注個體內心感受的現代文明社會,結婚應是神圣的事情,婚禮應是隆重圣潔的。每個人都應加強底線意識與法治意識,讓低俗的“鬧洞房”走開。
在現代社會,結婚是親朋好友相聚的好時機,為增添熱鬧氣氛,“鬧洞房”只要不逾越文明底線、法律紅線,無可厚非。“搶新娘”、鬧伴娘,在中國婚禮中總少不了這些習俗。傳統婚俗大多具有積極意義,這些可以繼承,但有些已經和現代文明格格不入,部分粗俗的陋習已不合時宜,應當擯棄。
而此前一項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網民呼吁抵制“鬧洞房”等低俗婚俗。針對屢屢發生的類似事件,民政部門也表示,不要把婚禮變成低俗病態的鬧劇,避免發生親朋好友撕破臉的尷尬,如果期間有女性被以各種借口猥褻甚至性侵,應及時報警求助。
伴娘在婚禮上遭到眾男咸豬手、揩油、猥褻、甚至性侵,這不僅挑戰了人們的道德底線,更是觸犯了我國刑法,理應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見,上述事件中伴娘如果遭受猥褻受到了傷害或者精神上感覺屈辱,便可訴諸法律,讓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但如果被害人不愿起訴的話,便可不作追究。
2015年11月1日實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將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修改為:“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鬧洞房”、“鬧婚”本是中國數千年傳承下來的婚慶民俗,“大鬧一場”的主要目的無非是要讓婚禮現場更熱鬧、更讓人難忘,這與中國人喜熱鬧的性格是相符合的。但“鬧婚”也講究個適可而止,做過頭了不僅會擾亂了婚禮秩序,還有可能因觸犯法律受到處罰,這便有些得不償失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挖沙子犯法嗎
2021-01-06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1-12模擬拆遷是否可以簽字
2021-03-11營業房拆遷補償如何評估
2021-02-10駐馬店拆遷計劃
2020-12-01房屋拆遷補償的方法和標準是什么
2020-12-21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13宅基地被征地拆遷要怎么處理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