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監護權被掠奪或被限制,法律有何規定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監護權是監護人對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人身權益、財產權益所享有的監督、保護的身份權。是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實施管理和保護的法律資格。對于處于父母保護之下的未成年人來講,法律已詳細規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這些未成年人的監護權人就是他的父母。無父母或父母不能行使親權以及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或行為能力受到限制人的人身和財產受到他人保護的權利也是監護權。
子女監護權被剝奪或限制該怎么辦,如何處理?雖然我國法律對子女監護權做了規定,但是在《婚姻法》層面并沒有明確完善的規定,這是法律的一大缺失。
從以上面的法律規定來看,子女監護權被剝奪或限制,只能由法院來仲裁或判決,這說明,如果想挽救自己對子女犯下的錯,重獲子女的愛,也只有通過改觀自己,不要做傷害子女的事情。
同時,也可以通過與子女的直接撫養人或監護人協商,看看能否獲得諒解,如果不能,還可以通過法院起訴,通過判決來重獲對子女的監護權,當然,前提是想要獲得子女監護權的一方必須對子女的健康成長是有利的。
總的說來,監護權是法定的,如果父母一方沒有對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父母任何一方對未成年子女都擁有法定監護權。
喪失撫養權的一方未必也喪失對子女的法定監護權。
另外,監護人并不都是應對被監護人盡撫養義務的人。例如,父母作為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負有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但有的情況下,監護人并不是撫養人。實際上,只有當監護人同時又是撫養人時,他對被監護人才既要盡撫養義務,也要承擔監護責任。因而,不能把監護責任與撫養義務混為一談。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三十六條
【撤銷監護人資格】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
(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監護權被掠奪者對于法律來說還是不太健全的,監護權是法定的權利,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這種情況,并且重新取得監護權。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廣州盜竊罪刑事辯護律師
2021-01-07偵查羈押期限最長為幾個月
2020-12-13人事爭議處理決定適用于什么人事爭議
2021-02-15行政機關行政復議范圍
2021-02-12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可以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
2020-12-02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