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晚晴擔任義務律師,一轉眼,已過了12個年頭了。
還記得加入晚晴服務行列的第一年,有位案主來哭訴:她與先生離婚后,約定子女的監護權由先生行使。因為先生當初要求如果不把子女的監護權讓給他,就別想簽字離婚。但案主在歷經多次先生的情緒失控,看到孩子驚懼受怕的眼神,為了不讓孩子一而再、再而叁地面對父母親的衝突與對立;加上先生答應離完婚后把孩子交由案主照顧下,雙方乃達成離婚協議。
監護權意識歷史演變
離婚后的第一年,雙方倒也相安無事,子女二人與案主度過了一個平靜沒有家暴的一年,誰知第二年開始,前夫不知何故,態度丕變,悍然要求案主把兒子交出來,不同意案主繼續照顧兒子。大兒子年方九歲,一聽到要回到脾氣暴躁的父親身邊共同生活,連半夜睡覺都會嚇醒!為此,她來晚晴求助,希望能藉助法律的力量,保護她們母子二人的權益。
無奈,12年前有關子女監護權的法律,仍停留在父權時代的思考──協議離婚時,除非夫妻雙方另有約定,否則未成年子女一律由父親監護;此外,縱使事后發現父親的監護不利于子女,也未有任何法律的明文規定以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權益。加以,當時尚未有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制定,社會價值普遍仍停留在家暴是家務事的觀念下,案主無法提出父親行使監護顯然不利于子女的證明,只得眼睜睜看著孩子被施暴的前夫帶走!此后,前夫多次阻擾案主探視子女,并刻意將子女帶離臺灣遠赴大陸發展。多年來無法探視子女的傷痛,讓案主化悲憤為力量,努力認真工作,并成為晚晴志工的一員,以過來人的經驗,陪伴失婚又無法探視子女的其他案主,走出婚變的傷痛!
12年后的現在,在有關未成年子女監護權的法律規定,雖然已經在民國85年9月間進行第一次的修正,將對于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改以「子女的最佳利益」決定,但這樣的故事,卻仍不斷在晚晴上演!因為法律條文的變動,無法于短時間內改變數百年來的傳統觀念。普世價值始終仍停留在未成年子女是父母親財產的一部分──誰有監護權,誰就享有決定未成年子女命運的權利,包括孩子可不可以在夫妻離婚后探視沒有監護權的一方。
其實,視子女為個人財產的觀念,完全漠視未成年子女是個獨立個體,是個「人」,該被以「人」的方式被尊重及被對待,而不是財產!法律上也為了打破監護權不單只是個權利的迷思,更是個扶養孩子的責任及義務下,于八十五年九月間將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規定,全面修正為「對于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的行使及負擔」。理由無他,無非就在強調監護權其實真正的內涵,更大的部分在強調父母親保護及教養孩子的重大責任,而不在于強調父母親對孩子可行使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沒有尸檢的交通事故鑒定書是否有效
2020-11-08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土地入股租賃協議范文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