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申請回避主體包括哪些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提出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后多久做出決定?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哪些情況應當回避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請事假扣工資怎么算
2020-12-24質押擔保合同如何寫
2021-01-04征地沒有安置補助費合法嗎
2021-01-19行政復議機關有哪些
2021-01-04銀行帳號被法院凍結結案后法官不解凍怎么辦
2021-03-08現役軍人結婚未審查違法嗎
2020-12-13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