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是否有權提起刑事抗訴程序?
有權利提起的;《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據此,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刑事訴訟法》第181條所指的是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
有權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抗訴的機關,是一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
二、公民對刑事案件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1、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2、確有抗訴的必要性。被害人的申請抗訴期為5天,自收到判決書后第二天開始計算。人民檢察院在收到申請書后5天內做出決定。要是對刑事案件的一審判決不服的話,此時被告人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提起上訴。而要是檢察院表示不服的話,那此時做出的就不再是上訴了,而應該是抗訴。
刑事抗訴包括兩種形式:
1、第二審程序抗訴,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2、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三、第二審程序抗訴的條件是:
1、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
2、確有抗訴的必要性。
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有抗訴必要,依法提出抗訴: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3、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4、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抗訴就是公民對案件的判決結果不服才會實施的行為,對于這種行為也是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但前提也是必須要符合法律規下的條件,同時抗訴還需要按流程來進行,并且要寫出抗訴的理由,這樣才能保障到自己的合法權益。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刑事案件自訴人申請抗訴可以嗎?
刑事案件當事人可以抗訴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發生醫療事故醫院不解決怎么辦,醫療事故哪里管
2020-11-23怎樣才算泄露個人隱私
2021-02-15勸酒可能涉及到侵權嗎
2020-11-18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2020最新債務轉讓協議書范本
2020-11-30關于減刑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6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沒收程序由中院管轄嗎
2021-03-14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