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拘留到法院開庭最長時間是多長?
刑事拘留到法院開庭最長時間大概是幾個月的時間,因為我們國家刑法或者是刑事訴訟法當中,對于這個缺陷都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但是關于被拘留的人員是有一個時間限制的,通常情況下最長的拘留的時間是不能夠超過14天的,即使是在特殊情況之下也不能超過37天。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也就說,一般情況下,刑事拘留不超過14天。同時,《刑事訴訟法》還規定: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即在特殊情況下,刑事拘留期限可以延長到37天。
二、關于刑事拘留折抵刑期的問題
應當折抵刑期的幾種情形 根據《刑法》總則的規定,如果被告人被判處刑罰的犯罪行為和被拘留或者被逮捕以前被羈押的行為系同一行為,不論羈押在何處,只要是完全限制了人身自由的,被羈押期間即可予折抵刑期,羈押一日折抵管制刑期二日,或者折抵拘役、有期徒刑刑期一日。在司法實踐中,被告人以及其辯護人時常提出被告人被拘留、逮捕之前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的期間如監視居住、“兩指兩規”等為何不能折抵刑期,本文就應當折抵刑期的幾種情形略抒己見。
監視居住是司法機關為保證刑事訴訟順利進行,依法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活動區域予以限制,并加以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該制度的設立目的是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妨礙刑事訴訟以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其手段是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動區域適當限制。它是一種強度基于取保候審和拘留之間的強制措施。在實踐中有的執法部門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集中于特定場所,地點往往選擇在便于控制的地方,如招待所、賓館等場所,完全與外界隔離,派人輪流看管,同吃同住,晝夜監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外出,成為變相監禁。筆者認為,像這種情形,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在監視居住期間,完全失去人身自由,應當折抵刑期。
在當代的社會,一般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之后都是非常迫切的,因為他們想要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夠被解除限制人身自由,所以想要了解一下開庭的具體的時間,但實際上這樣的一種開庭時間和拘留的時間并沒有關系。
親人被刑事拘留了怎么辦
刑事拘留超過37天怎么辦
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最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對違法行為有異議怎么處理
2020-12-01老房契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拆遷沒有協商有強制評估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