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中止的處理的情形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司法解釋
1、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訴訟中止的期限未作規定。根據高法的司法解釋,中止審理的期 間不計入審理期間。一旦案件被中止審理,除非導致中止審理的事由發生根本變化(如被告人的精神病病情好轉),案件將長期得不到解決。實踐中,治療精神病的周期一般較長,且很多精神病是無法根治的,因此,中止審理這類案件后,何時恢復審理難以確定。中止偵查、中止審查與中止審理的情況相當,不再贅述。
2、中止審查、中止審理制度未規定對被中止審理的人應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是否可以變更強制措施。高法的司法解釋之所以規定對患有精神病的被告人中止審理,主要是因為被告人暫時喪失了參與訴訟的能力,因而有必要給予一定的時間使其恢復訴訟能力。因此,從中止審理制度本身出發,對被中止審理的對象應當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然而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并沒有規定治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精神病及其他嚴重疾病的程序。
3、訴訟中止必須基于法定情形。目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如何判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其他嚴重疾病;其他嚴重疾病的范圍應如何確定;誰有資格出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其他嚴重疾病的診斷書等等。司法機關在進行具體操作時找不到相關依據。
4、造成訴訟中止的法定事由消失后,如何啟動刑事訴訟活動,也缺乏相關法律規定。高法的司法解釋只是指出,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后,應當恢復審理。但是如何恢復審理、由誰申請恢復審理、再由誰作出恢復審理的決定,以及由誰對應該恢復審理而不恢復審 理的情形進行監督,如何監督,都找不到可供執行的法律規定。中止偵查與中止審理的情況基本類似,但中止審查在這方面的規定則相對較為完善一些。
對于刑事訴訟案件中,出現訴訟中止的情況,應當嚴格對照法律規定來進行處理,但必須符合上述規定的條件,并由司法機關對導致訴訟中止的相關條件進行認定,如果不符合相關條件的,則顯然不可以按照訴訟中止來處理,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期限是否有規定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訴訟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在監獄的保外就醫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2-08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針對高空墜物的保險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06保險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2021-03-08出讓土地比劃撥土地房屋賣的高嗎
2021-03-05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最新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0-12-31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拆遷時房產證有什么用
2020-12-20保障具體拆遷措施有哪些
2020-12-11小產權房拆遷有沒有補償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