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抗訴期限是多久?
刑事訴訟抗訴期限是收到判決書之后的五天之內,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guī)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guī)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再審抗訴與二審抗訴的區(qū)別
1、對象不同:二審的抗訴對象是尚未生效的一審裁判,而再審抗訴對象則是已經生效的判決和裁定,其中有的是一審生效的裁判,也有兩審終審的裁判。
2、抗訴機關不同:二審抗訴的機關是原審法院的同級檢察院,再審抗訴的機關是原審法院的上級檢察院或最高檢。
3、接受抗訴機關不同:接受二審抗訴的機關是抗訴檢察院的上一級法院,而接受再審抗訴的機關是抗訴的檢察院的同級法院。
4、提起期限不同:二審抗訴有法定的期限(10天/5天)而法律沒有對再審抗訴的期限作規(guī)定,只要人民檢察院發(fā)現(xiàn)生效的裁判確有錯誤,不論是在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中。還是在執(zhí)行完畢以后,均可提出抗訴。
5、效力不同:二審抗訴必然導致第一審裁判不發(fā)生法律效力,但再審抗訴不會停止原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
6、抗訴的作用和后果不同:二審程序的抗訴,主要是為了阻止第一審法院的判決生效,避免將人民檢察院認為有錯誤的判決交付執(zhí)行;審判結果可能改判或發(fā)回原審法院重審,也可能維持原判。而再審程序的抗訴,主要是為了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將已經交付執(zhí)行的錯誤裁判糾正過來。
刑事案件當事人,或者是律師、司法機關想要提出刑事抗訴的請求,必須要在一審解釋之后的半個月之內,就向上一級的檢察院提出抗訴的請求,并且需要說明抗訴的理由,否則即使已經提交了抗訴的申請書,檢察院也有可能并不會受理該抗訴案件。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抗訴案件的辦案時限有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稅收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處罰
2021-03-23宅基地證征地補償多少錢
2020-12-01大棚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0-12-08新型詐騙“套路貸”的法律適用
2021-03-01個體戶營業(yè)執(zhí)照申報手續(xù)是什么
2021-02-21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單方事故替換駕駛員算騙保嗎
2020-12-05國有控股企業(yè)能破產嗎
2020-11-15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把自己的孩子送養(yǎng)出去犯法嗎
2020-11-20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