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具體流程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需要遵守書寫訴狀→檢察院受理→開庭審理的流程,并且任何的刑事案件都必須要是在掌握了確切的證據之后才會審理結束。證人應當具有的條件是:
(1)凡是知道案件情況并有作證能力的人,都可以作為證人。
(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3)證人只能是當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況的人。
(4)證人具有不可代替性。
(5)證人只能是自然人。
二、刑事案件證人的權利
1、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提供證詞的權利,證人如不通曉當地的語言文字,有權要求法庭為其提供翻譯人員。
2、有要求宣讀、查詢、補充、更正自己證言筆錄的權利。
3、有獲得經濟補償或報酬的權利。
4、有請求人民法院保障其人身及財產安全的權利。
5、享有特殊情況下的拒絕作證權,又稱拒絕證言權或證言特免權,即當證人有義務向法庭作證時,法律賦予證人中的一些人因特殊情況下的情形而享有法律免除其承擔作證義務的一種特殊的權利。美國學者喬恩華爾茲描述為“特免權存在的一個基本理由是社會期望通過保守機密來促進某種關系,社會極度重視這些關系,為捍衛保守秘密的性質,甚至不惜失去與案件結局有關系的重大的情報。”
三、刑事案件證人的義務
1、按照出庭的義務。
2、如實作證并回答質詢的義務,如實作證包括兩方面內容:其一是證人必須如實提供證言,其二是不得隱匿事實。
3、有保守國家機密的義務。
證人證言是證人對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實向法庭所作的陳述,證人始終是案件的第三者,證人證言永遠不等同于當事人的承認。因此,證人證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這有限的效力也要經過法官的認證,達到內心確信,才能成立,證人在作證時,其證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實,即一些猜測,推斷或評價性的東西。法官在判斷證人證言時,要將證人證言中的假性事實予以拋棄,保證案件的客觀情況,才能予以慎重定案。
任何的刑事案件都必須要在掌握確切的證據的前提下才可以審查結束,由于刑事案件處分的不僅是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還有可能會在量刑時就限制犯罪主體的政治權利,故此不管是何種刑事案件,都必須要在掌握證據的前提之下,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審理。
刑事訴訟法證人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訴訟律師費用大概是多少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分手協議如何寫
2020-12-10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新民訴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
2020-11-29寡婦享有婚姻自由權利嗎,寡婦能再結婚被阻怎么辦
2020-12-12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出質
2021-02-20土地轉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1-24土地承包應當進行哪些程序
2020-11-17舊房拆遷能否要求補償同等面積的安置房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