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住權取得的方式
居住權的設定主要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依合同而取得居住權。如承租人依租賃合同而取得對出租的房屋的居住權。
第二、直接依法律的規定取得居住權。如未成年子女對其父母的房屋享有居住權。
第三、依遺囑等法律行為取得居住權。房屋所有權人可通過設立遺囑的方式為他人設定居住權。
第四、因取得時效的經過取得居住權。
二、遺囑設立房屋居住權的法律效力
案情簡介:
邱先生早年喪偶,一個人撫養女兒長大。兩年前邱先生經人介紹,認識了同樣喪偶單身的林女士,兩人后來再組成了一個家庭。再婚前邱先生以個人財產買了一套房屋,房產證是邱先生一個人的名字。然而最近邱先生突發重病,經醫院治療未能好轉去世。邱先生去世后,林女士與邱先生的女兒因為房子繼承問題發生爭議,最后發現邱先生留下一份遺囑,遺囑寫道“該房屋產權由女兒繼承,妻子林女士在世的時候,對該房屋擁有終身居住權,房屋費用由女兒承擔”。對于這份遺囑,女兒認為既然說明產權歸女兒,產權的法律意義包含了所有、使用、處分、收益等權利,我國法律沒有規定居住權,權利不能私自創立,因此遺囑關于居住權給林女士的這部分應屬無效,女兒向法院起訴要求林女士遷出。
法院判決:
駁回原告女兒的訴訟請求。
律師分析:
本案涉及設定房產的居住權問題。確實我國目前沒有居住權相關的立法,居住權的概念只在《物權法》(草案)中出現過,是指對他人享有所有權的住房及其附屬設施享有占有、使用的權利,但后來正式頒布《物權法》時刪除了居住權的相關內容。
在遺囑中常會有房屋居住權利的表述,筆者認為,雖然我國法律沒有居住權的相關立法,但當事人遺囑設定了居住權,并非無效。根據民事法律原則,公民有自主處置財產的權利,林先生處理其財產房屋時,將房屋的所有權和居住權(其實質是一定時間內的使用權)分別賦予其繼承人,與法不悖,應予支持。所以,本案中,如果法院沒有發現立遺囑的過程存在瑕疵,遵從邱先生的意思自治原則,確認遺囑的效力,駁回女兒的訴訟請求。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民事審判中發現刑事罪怎么處理
2020-12-30吸收合并公司注冊資本怎么處理
2021-03-10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