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辯護關系的法律根據是什么?
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合同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
只有委托人通知受托人后,雙方的委托關系才能解除。通知后,受托人不得再代委托人辦理委托事宜,否則即構成無權代理。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受托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當然,解除委托前受托人已經辦理過的委托事宜,委托人應當無條件認可。
二、辯護人有哪些義務?
1、辯護人有義務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依法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2、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應當遵守看管場所的規定。
3、參加法庭審判時要遵守法庭規則。
4、未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許可,不得向被害人或被害人提供的證人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
5、辯護律師和其他辯護人不得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隱匿、毀滅、偽造證據,不得威脅、引誘證人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及進行其他干擾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行為。否則,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刑法第306條規定,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毀滅、偽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哪些情況下會指定辯護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刑事訴訟法》第267條規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綜上所述,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對法律不太了解的,可以找律師擔任辯護人參加庭審,這樣有利于爭取更多合法利益。如果要解除辯護關系,應該參考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因為雙方建立的是委托代理關系,經過協商一致,可以解除。不管是當事人還是辯護人,都有提出解除的權利。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誰有權委托辯護人,什么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刑事犯罪辯護人的范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繼承權的喪失有哪些情形
2021-03-24離婚退彩禮怎么退
2021-03-13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