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財產保全是什么意思?
訴訟財產保全,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為保證將來的判決能得以實現,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人民法院依職權決定,對當事人爭議的有關財物采取臨時性強制措施的制度。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0條、第101條的規定,財產保全分為訴訟中財產保全和訴前財產保全;此外,在知識產權法中還規定了訴前行為保全制度(訴前禁令)。
二、訴前保全
訴前財產保全,是指在緊急情況下,法院不立即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利會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因此法律賦予利害關系人在起訴前有權申請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
訴前財產保全屬于應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護利害關系人不致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失。例如,雙方當事人簽訂購銷合同,需方按約定給付供方150萬元的預付款,事后發現供方有欺詐行為,根本沒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所付貨款有被轉移的可能,如不及時采取強制保全措施加以控制,必將產生難以彌補的損失。由于從債權人起訴到法院受理需要一段時間,法律就有必要賦予利害關系人在情況緊急時,請求法院及時保全可能被轉移的財產的權利。
適用條件
(1)需要采取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即申請人將來提起案件的訴訟請求具有財產給付內容。
(2)情況緊急,不立即采取相應的保全措施,可能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失。
(3)由利害關系人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利害關系人,即與被申請人發生爭議,或者認為權利受到被申請人侵犯的人。
(4)訴前財產保全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申請人如不提供擔保,人民法院駁回申請人在起訴前提出的財產保全申請。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民訴法適用意見》的規定,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中財產保全都必須交納保全費用,并依照《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執行。
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人即利害關系人必須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內提起訴訟,使與被保全的財產的有關爭議能夠通過審判得到解決。如果利害關系人未在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措施。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與他人發生一些糾紛事件,那么在糾紛事件中也可能會涉及到財產分割,為了避免出現突發情況,所以當事人也可以在訴訟中申請財產保全,如果被保全的財產糾紛已經通過法院進行解決,那么被保全的財產可以在三十天內進行解除保全。
財產保全復議期限是多久?
財產保全措施能否因反擔保而解除?
財產保全費用是多少,申請財產保全要交多少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變更后員工合同怎么辦
2020-11-18出讓毛地幾年沒開發可以收回嗎
2021-02-10公司股權變更后多久可再次變更
2021-01-3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破產和解制度對債務人的積極意義是什么
2020-12-05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遺產繼承到法院起訴怎么辦
2020-12-28再婚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