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所有開庭的案件有民事案件還有刑事案件,兩種案件的性質不一樣所以相關的開庭工作也不一樣,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是違反我國刑法的,其罪行比較嚴重,所以收到的司法處罰也比較嚴厲,那么刑訴法當事人都包括哪些?
刑事訴訟當事人包括
刑事訴訟當事人,是指同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而參加刑事訴訟的人員。包括: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被害人
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為侵害的人。他所以參加到訴訟中來,是因為正當權益遭受犯罪行為的直接侵害,是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人。正是由于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特殊身份,刑事訴訟法為充分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賦予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以當事人地位。 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的訴訟權利主要有:
①控告犯罪行為;
②依法申請偵查人員、檢查人員和審判人員回避;
③參加訴訟;
④委托訴訟代理人;
⑤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時,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請求,請求人民檢察院通知公安機關立案;
⑥對于有證據證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起訴;
⑦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⑧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
自訴人
自訴人,是指在自訴案件中以個人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的人。一般情況下自訴人就是自訴案件中的被害人、被害人的近親屬或其法定代理人。自訴人是自訴案件的一方當事人,具有獨立的訴訟地位,在自訴案件中行使控訴職能,其訴訟行為對訴訟進程有決定性作用。
因而,自訴人是自訴案件中重要的訴訟主體。法律賦予自訴人在訴訟中以廣泛的訴訟權利。 自訴人除享有訴訟參與人的共同的訴訟權利以外,法律還賦予其廣泛的訴訟權利,主要有:
①提起刑事訴訟和附帶民事訴訟;
②申請審判人員、書記員、鑒定人員和翻譯人員回避;
③出席法庭審判,參加法庭調查和辨認,申請人民法院調取新的證據,傳喚證人,申請重新鑒定和勘驗;
④委托代理人參加訴訟;
⑤請求法院調解或與被告人自行和解;
⑥在審判前撤訴;
⑦閱讀或聽取審判筆錄,有權請求補充或改正;
⑧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裁定不服時,有權上訴;
⑨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出申請。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是在刑事訴訟中被指控犯罪,尚未起訴到人民法院的當事人。
被告人
被告人是指被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或被自訴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追究其刑事責任的當事人。 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前者是指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直接遭受物質損失,在刑事訴訟中提起民事訴訟的要求得到賠償的當事人。后者是因其犯罪行為造成物質損失而被起訴索賠的當事人。
其他訴訟參與人
法定代理人和訴訟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是依據法律規定對被代理人負有保護責任的人。《刑事訴訟法》第82條第3項規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從這一規定看,法定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的利益參加訴訟,他應當是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為了便于訴訟,如果有多個法定代理人時,只能由其中的一個參加訴訟。法定代理人在訴訟中代表被代理人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但不能代替被代理人陳述案情和作證,也不能代替被代理人承擔與人身自由相關的義務。法定代理人還依法享有獨立的訴訟權利。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訴人的法定代理有申請回避權和上訴權,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在法定期限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等。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2條第5項的規定,訴訟代理人,是指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為參加訴訟的人和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為參加訴訟的人。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被代理人有限定性,訴訟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只能在代理權限內從事活動,進行代理活動產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
訴訟代理可分為三類:刑事自訴案件的代理;公訴案件被害人的代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代理。訴訟代理人的訴訟權利與所代理的被代理人的訴訟權利相同,并以被代理人委托的權限為代理活動范圍。
法定代理和訴訟代理作為完備的刑事訴訟代理制度的兩個部分,兩種代理有相同之處:
(1)兩者都是代替被代理人行使一定訴訟權利的人;
2)法定代理人與訴訟代理人只能在法定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訴訟權利,在他們的代理權限內進行訴訟活動;
(3)法定代理人與訴訟代理人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
法定代理人與訴訟代理人的不同點在于:
(1)法定代理人的產生是自然是產生的,沒有委托關系,而訴訟代理人的產生是基于委托人的委托事實才產生的;
(2)兩者的代理權限不同,而且法定代理人也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代為參加訴訟活動;
(3)法定代理關系不能解除,而訴訟代理關系被代理人可以隨時要求解除。
辯護人
辯護人是指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法院指定,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依法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的訴訟參與人。辯護人參加訴訟是源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法院的指定,在刑事訴訟中與控方主張相對立,依事實和法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辯護具有獨立的訴訟地位,以自己的意志開展辯護活動,為了便于更好地執行辯護職能,法律賦予了辯護人較廣泛的權利;
(1)收集、調查證據;
(2)參加法庭審理;
(3)辯護;
(4)經被告人同意享有上訴等權利。
辯護人不是基于本人利益參加訴訟的,與案件的處理結果也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從這一點來看辯護人與訴訟代理人有著共同的特征,但兩者有較大的區別:產生的根據不同;訴訟地位不同;適用范圍不同;訴訟任務不同;權限范圍不同;權利內容不同;活動名義不同。
證人
證人是指除當事人以外,向司法機關提供自己所了解了的案件情況的訴訟參與人。證人是由案件事實決定的特定的自然人,證人不能更換和代替,也不能任意指定。作證是貧民應盡的法律義務,一切公民只要了解案情并有作證的能力,都有作證的義務。證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證人是在訴訟活動開始前便了解案件情況的人;
(2)證人必須是能夠辨別是非,能夠正確表達的人;(3)證人是自然人。證人一般應當出庭作證,在法庭上接受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的詢問、質證。證人作證是一種義務,同時也是一種權利,此外,證人還享有查閱詢問筆錄,要求對筆錄中記載有遺漏或差錯的部分加以補充、改正,要求補償作證而受到的經濟損失,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受司法機關的保護等訴訟權利。
鑒定人
鑒定人是指接受司法機關的指派或聘請,運用自己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對案件事實的某些專門性問題提出書面鑒定意見的訴訟參與人。鑒定人的鑒定意見是一種獨立的證據。鑒定人必須是與案件沒有利害關系的公民個人。鑒定人如有刑事訴訟法第29、29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鑒定人有權了解與鑒定有關的案情材料,有權收取鑒定費用和相應的經濟補償,有權要求有關機關提供足夠的鑒定材料,如果有具備作出鑒定結論的條件時,有權拒絕進行鑒定。鑒定人同時承擔不作虛假鑒定;出庭宣讀鑒定結論時,接受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以及審判人員的發問;對所知案情材料保密等訴訟義務。
翻譯人員
翻譯人員是指接受司法機關的指派或聘請,在訴訟中進行地語言、文字(包括聾啞手勢和盲文)翻譯工作的訴訟參與人。翻譯人員必須是與案件沒有利害關系的人,有刑事訴訟法第28、29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翻譯人員有權了解有關的案件情況;有權獲得相應的報酬和補償;有權查閱記載其翻譯內容的筆錄,如果認為筆當同翻譯內容不符,還有權要求修正和補充。翻譯人員應如實地進行翻譯。
從以上全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刑訴法當事人都包括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證人、辯護人、鑒定人員以及翻譯人員等等,一場訴訟下來需要耗費的精力是十分大的,需要這些當事人的有效配合,當然如果被害人不想出庭的可以委托律師代理。
債權債務糾紛之為當事人成功追回欠款
當事人如何做司法鑒定
當事人的陳述作為證據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專利優先權
2021-02-05新三板企業掛牌等于上市嗎
2020-12-06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