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以后,是要把拘留的時間地點原因等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給家屬的,但是也會有一些特殊情況,為了保證審查,調查的進行,是不能通知給親屬的。那么,刑事訴訟法不通知家屬和通知親屬的情形是什么?
一、新刑事訴訟法中“通知家屬”的情形
原刑訴法規定,拘留、逮捕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家屬。其中“有礙偵查”情形的界限比較模糊。
新刑訴法中明確規定只有兩種情形可不通知家屬:其一,無法通知;其二,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嚴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
二、具體規定如下:
第七十三條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執行監視居住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監視居住人的家屬。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辯護人,適用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
人民檢察院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和執行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第八十三條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
拘留后,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后,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第九十一條公安機關逮捕人的時候,必須出示逮捕證。
逮捕后,應當立即將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羈押。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
這就是刑事訴訟法不通知家屬和通知親屬的情形和法律規定了。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也是中國的公民,也要受我國法律的保護,沒有特殊情形,就要通知親屬,這也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利益,而我國法律就是要維護這樣的利益,這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
借款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長
交通事故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
民事訴訟參加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村干部強行征地合法嗎
2021-01-06民間借貸起訴費誰承擔
2021-02-19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拆遷款遺產繼承法院怎么判
2021-02-15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