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電視劇中總是能看到很多有錢人為了逃避法律責任,就會收買訴訟中的一些相關人,讓他們為自己創造無罪的假象。其實生活中也是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我國法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設立了刑事訴訟法回避制度。那么,刑事訴訟法回避提出程序是什么?
一、 回避的種類
回避的種類有自行回避、申請回避和指令回避。
有權申請回避的人員: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二、提出回避的時間
回避可以在訴訟程序開始后的任何階段提出。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階段,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以及人民法院負有告之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有關人員回避的義務。
三、有權決定回避的人或組織
1、法院院長:決定審判人員以及審判階段的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員的回避。這里要注意和民事訴訟的區別。在民事訴訟中,翻譯人員和鑒定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2、檢察院檢察長:決定檢察人員和審查起訴階段的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
3、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偵查人員和偵查階段的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
4、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本院院長的回避
5、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本院檢察長、同級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
6、對申請回避的特定要求:申請回避應當明確提出理由,如果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請回避,而沒有提出任何理由,或者所提理由不屬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法定情形的,由法庭當庭駁回,并不得申請復議。此外,對于回避理由中的第5種情形申請回避的,申請人還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如果不能提供,法庭也可以當庭駁回。另外,提出回避的方式,既可以書面方式,又可以口頭方式。
四、回避的法律后果和復議
(一)回避的法律后果
1、回避要求提出后的法律后果:
(1)有關的檢察人員、審判人員應當暫時停止執行職務,等候審查決定;
(2)偵查人員繼續執行職務。
2、因符合情形之一而回避的檢察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由檢察委員會或者檢察長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
3、一審違反回避規定,發回重審
(二)對駁回申請回避的復議要掌握3點:
1、對于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程序向前推進。也就是說,復議不影響程序繼續進行;
2、被決定回避的人員對決定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我國設立回避制度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在訴訟中徇私枉法,導致審判結果不公正損害被害人的合法利益。大家在訴訟過程中,應該積極使用這項權利,但是小編提示,要合理合法地使用,不能隨意使用浪費司法資源。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哪些情況應當回避
醫療糾紛訴訟怎么請求回避
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父親坐牢會影響幾代人
2020-12-24股份轉讓與上市公司的收購有什么不同
2021-03-03職工醫療保險沒交單位有責任嗎
2020-12-11建設工程征用土地合同要如何寫
2020-12-05小孩的撫養權能寫進婚內協議嗎
2021-01-25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去拘留所探視要帶什么手續拘留所
2020-12-08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