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法律條文都是圍繞著刑法中的程序規定,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有時候會涉及到回避的問題這就是行訴法所規定的重點問題,那么刑訴法回避發回重審的情形包括哪些?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刑訴法回避發回重審的情形包括哪些?
一般理由: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勘驗人或者訴訟代理人。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請客送禮的。
特殊理由:
1、參與過前一訴訟程序的國家專門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參與后一訴訟程序;
2、再審合議庭的組成
3、死刑復核發回重審的案件
二、刑事訴訟中申請回避的規定
1、申請回避的期限。
根據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等各訴訟階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請。例如,在審判階段,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審判長應當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回避。當事人在知悉其權利后,可立即申請有關人員回避。
2、回避的審查與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另外,參與偵查活動的記錄人、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參與檢查活動的書記員、司法警察、人民檢察院聘請或指派的翻譯人員、鑒定人的回避,由檢察長決定。參與審判活動的法庭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由人民法院院長決定。檢察委員會討論檢察長回避問題時,由副檢察長主持,檢察長不得參加。審判委員會討論院長回避問題時,由副院長主持,院長不得參加。
3、對駁回申請回避決定的復議。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 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不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對于“不屬于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所列情形的回避申請,由法庭當庭駁回,并不得申請復議”。筆者認為,此條司法解釋與法律的規定及精神相抵觸。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如果是刑訴法中回避的情形肯定是與案件有著利害關系的,比如說曾經擔任過本案的人員,還有就是與本案的當事人存在著親屬近親屬的關系。還有不懂得具體可以咨詢一下當地的律師。
醫療糾紛訴訟怎么請求回避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哪些情況應當回避
醫療事故最高賠償金額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勝訴怎么索賠
2020-12-27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林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22茂名茂南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20承租人能不能得到拆遷補償
2020-12-23房屋拆遷訴訟時效起算時間如何確定
2020-11-26公房拆遷補償款屬于誰
2021-01-02舊城改造拆遷需要什么批文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