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人作證申請什么時候提出
當事人向法庭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時間要求不再適用《民訴證據規則》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十日”,而變為“舉證期限屆滿前”。已經去掉了“前十日”三個字。并且,法院經審查決定批準證人出庭作證的,會事先通知;未經法院通知,證人不得擅自到庭,當事人也不得擅自將證人帶到法院等候出庭作證。
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引入了誠實信用原則,為制裁民事訴訟偽證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該原則在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中的具體適用還缺乏可操作性。為促進訴訟誠信,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2月4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將原則轉化為制度,對證人簽署如實作證保證書的程序和后果等問題作出細化規定。
二、證人出庭作證的義務是怎樣的
出庭作證并接受法官和當事人的直接詢問,是證人的義務。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但是,作為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提供書面證言、使用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所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前面已經說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民訴證據規定》”)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是指有以下情形:(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因此,證人僅在具有正當理由并經法院許可時,才能免予出庭作證。對于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民訴證據規定》明確規定其不能作為單獨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必須要有其他相關證據佐證才能證明案件的事實。
目前,民事案件中證人出庭作證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當事人為說明和印證己方主張,向法庭提出申請要求證人出庭作證。這種情況下,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和證人名單,由人民法院審查后作出是否批準證人出庭的決定。二是當人民法院認為因審理案件需要查明證據的,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
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交通事故證人有用嗎
未約定擔保方式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輛被套牌違章怎么維權
2021-02-18法律援助范圍
2021-03-16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