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斷的條文規定是什么
行政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規定是指有法定事由發生時,此前已計算的時效期間全歸無效,待中斷事由消滅后,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3、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二、適用行政訴訟時效的特殊情況
1、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況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起訴期間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
3、復議決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法定起訴期限的,適用上述第二項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由于不屬于起訴人自身的原因超過起訴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訴訟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
綜上所述,訴訟時效中斷的條文是發生法定事由的條件下就會發生時效中斷,那么有效的訴訟期間會進行重新計算,當一方提出履行義務的時候也會發生中斷,可以通過法院進行訴訟解決。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當事人雙方怎么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3-06學籍檔案證明樣本
2020-12-23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閑置土地的處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17房地產公司拆遷補償款多少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