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宣化縣律師 磁縣律師 趙縣律師 莞城區律師 增城市律師 柏鄉縣律師 張北縣律師
在民事糾紛處理過程中,當事人提出民事訴訟后,法院受理后會要求其在規定時限內提供證據材料。當事人如果無故逾期舉證的,法院是不予受理的。但是在特殊情況下,當事人面臨舉證困難,可以申請延期舉證,這點在法律上有所體現。那么延期舉證的法律依據是什么?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這篇文章。
一、延期舉證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六規定:“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6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一時不能提交證據的,應根據具體情況,指定其在合理期限內提交。當事人在指定期限內提交確有困難的,應在指定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延長的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二、對延期舉證的法律規定如何解讀?
舉證期限只是當事人事先協商確定或是人民法院事先指定的期限,并不是一個不變期間。這是因為在訴訟中,當事人可能因存在某種障礙而不能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且這種障礙是否會消除以及在何時消除均無法確定。對于此種障礙,如果法律不加救濟,不僅會有損于案件事實真相的查明以及法官裁判的公正性和社會公信力,而且對當事人來說,他們會因此而喪失許多至關重要的訴訟機會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訴訟權利。因此,在遇到此類障礙時,應當允許當事人通過法定的方式予以救濟,其表現方式就是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此類障礙主要有以下幾類:
1、當事人由于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的原因而不能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
2、證據本身在客觀上產生于開庭審理過程中;
3、由于第三方的原因,使得當事人不能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
4、其他因證據收集上的實際障礙而使得當事人不能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的情況。如證人出國一時無法與之聯系,持有重要書證的人下落不明等。
由此可見,延期舉證的法律依據主要存在于《證據規定》和《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中。其明確規定了當事人如果收集證據困難,應該在舉證期限內申請延期,法院會根據掌握的資料決定是否批準。雖然說延期舉證的規定給予了當事人充分的時間提交證據,但是當事人還是應該盡快的提交,畢竟越早提供證據,對于法院早日結案是有好處的。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是多久?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新民訴關于舉證期限的兩種確認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的對象是什么
2021-01-27毆打他人的行為認定
2020-12-12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銀行貸款擔保的流程是什么,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27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