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誹謗取證如何進行誹謗成立條件是什么
發到微信朋友圈上的視聽資料屬于法律規定的證據,如果這些視聽資料中有誹謗他人的情況,只要把這些視聽資料保存好,下載打印出來都是可以的。
如果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是構成犯罪的,可以直接向當地的公安機關舉報。下面是證據和、誹謗罪的法律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一般來說,中國有關網絡誹謗的民事侵權成立,須具備以下兩個要件:
1、要有損害行為。就是指行為人為通過網絡傳播了有損特定人名譽的文字、圖片或語言。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錯。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行為人明知傳播內容必然或可能會對他人名譽造成損害卻希望和放任結果發生的,為故意。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害他人的民事權利但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結果導致他人的名譽受到損害的,為過失。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下稱《解釋》)公布。該司法解釋通過厘清信息網絡發表言論的法律邊界,為懲治利用網絡實施誹謗等犯罪提供明確的法律標尺。該司法解釋子2013年9月10日起實施。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對于你提出的“微信誹謗取證怎么進行,誹謗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問題,在網絡平臺上被誹謗了的,應該把這個聊天的記錄截圖下來,然后作為證據進行起訴的,不過一般情況下對于普通人造成的影響并不大。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大學生做兼職引發勞資糾紛,勞動監察大隊不受理怎么辦
2021-03-02行政復議延期是否要舉行聽證
2021-03-25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什么是遺囑 怎樣立遺囑
2021-02-07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中國的土地出讓使用年限分別有哪幾種
2021-03-09什么是一次性轉包土地
2020-12-21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