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算是誹謗罪名成立
誹謗罪在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客觀上: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
誹謗罪的認定
構成誹謗罪的誹謗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而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必須局限于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于誹謗犯罪行為以及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一)、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
(二)、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
(三)、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誹謗與誣告陷害的區別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誹謗罪與誣告陷害罪之間的區別如下:
1、行為方式不同。誣告陷害是向政府機關和有關部門告發,誹謗則是當眾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2、主觀方面不同。誣告陷害的意圖是使他人受刑事處分,誹謗則是意圖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
3、所捏造的事實內容不同。誣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實,誹謗罪捏造的是足以損害他人人格、名譽的事實。
在微信群受到污蔑誹謗怎么辦:
受害人先做一個證據公證,可以及時報警處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維權,然后去法院起訴要求賠償。
造謠屬于違法行為,應當依法追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第二十二條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算是誹謗罪名成立之后怎么維權,為對自己有利應該找律霸網律師進行指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的種類是什么
2021-01-20勞務派遣員工檔案如何管理?
2021-01-22擔保法
2020-12-02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對當事人有什么要求
2021-02-13企業拆遷要求土地置換時應考慮什么因素?
2020-11-19在征地公告發布前種樹能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