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劫罪在生活中很不陌生,入室搶劫事件頻發,手段也是千奇百怪 防不勝防,就算是越來越先進的防盜門,也從未能真正意義上減少搶劫罪的犯罪率。那么,在生活中我們遇到搶劫事件該如何處理,來保證我們在事件發生的時候理智對待事發,保護人身安全,并及時止損。那么小編先帶您看看搶劫罪條文具體有哪些?
第二百六十三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第二百六十九條 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二百八十九條 聚眾“打砸搶”,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毀壞或者搶走公私財物的,除判令退賠外,對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依的規定定罪處罰。
加重處罰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搶劫巨額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搶劫罪與綁架罪的界限綁架罪是侵害他人人身自由權利的犯罪,其與搶劫罪的區別在于:第一,主觀方面不盡相同。搶劫罪中,行為人一般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實施搶劫行為,綁架罪中,行為人既可能為勒索他人財物而實施綁架行為,也可能出于其它非經濟目的實施綁架行為;第二,行為手段不盡相同。搶劫罪表現為行為人劫取財物一般應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具有“當場性”;綁架罪表現為行為人以殺害、傷害等方式向被綁架人的親屬或其他人或單位發出威脅,索取贖金或提出其他非法要求,劫取財物一般不具有“當場性”。
在發生危險時首先保證人身安全,細心觀察有力證據,事后及時報案。才是最直接的止損方式。當然避免搶劫事件發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炫富,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個人獨居情況,快遞單外面訂購,最好銷毀憑據不要隨意扔放。
搶劫罪一般判多少年
入室搶劫罪量刑標準是多少
搶劫罪相關法規及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沒有戶口本不能領結婚證有哪些招兒
2021-01-17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