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人,是個人都會犯錯,所以法院的工作人員來說也是一樣的,對于一些案子,可能因為某些其他的原因,導致案子在審判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對于當事人來說,這樣的審判損害了他的利益,國家針對這樣的現象也有明確的規定,就是可以啟動再審程序。那么行政案件再審程序規定怎樣?
行政再審程序又稱行政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依當事人再審之訴或依人民檢察院抗訴,以及人民法院依照自身的職權,對已發生法律效力而又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或行政賠償調解書,再次進行審理并做出判決的程序。 我國的行政再審程序為保證案件質量和維護社會正義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現行再審程序深深的職權主義烙印,既造成有限的司法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又使法院裁判的穩定性與權威性受到嚴重破壞,由此引發理論上和實踐上的爭論也越來越多。本文擬從改進和完善我國行政再審程序的角度提幾點建議,以期對完善和重構我國的行政再審程序有所裨益。
一、再審制度:穩定性與公正性之間的權衡
已經生效的裁判應當具有權威性、終局性和穩定性,法院不能無休止的反復對同一案件進行審判。當代許多國家、地區都確立了“一事不再理”原則,法院已經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不得再成為另一訴訟程序的標的,也不得對此再作出一新的實體判決?!耙皇虏辉倮怼痹瓌t既維護了法院裁判的權威性、終局性和穩定性,也體現了國家對當事人的公正態度。與個人相比,國家在力量上完全處于優勢,如果國家可以憑借其資源,權力反復對同一事件進行審判,將導致訴訟當事人及其它社會主體無法預測裁判的效力,給社會關系帶來極大的不穩定。但同時,裁判的穩定性與實體的正確性之間應當保持協調。
就實踐來說,有原則就有例外,“一事不再理”原則也不是絕對的。如《國際法院規約》對生效判決規定有復核程序,“申請法院復核判決,應根據發現具有決定性之事實”,“復核程序之開始應由法院下以裁決”。古今中外的司法實踐也都表明,裁判有存在錯誤的可能性。對確實存在錯誤的判決,若以維護權威性、穩定性為由不予糾正,將會嚴重影響司法公正,造成更為惡劣的后果。正如有學者指出的:一個呆板的、并且對判決毫無例外的規定不得更改的規定,它對法律秩序所能作的保證將極其有限。只有將法的安定性與公平性這兩個互相沖突的原則作仔細的權衡,才能維持法律秩序。為此,必須允許裁判的法律效力中斷,再審即為中斷的情形之一,其思路是,當事后才被發現的新事實對該判決而言,出現了在公平性上實在無可忍受的顯然錯誤時,則判決的法律確定效力必須讓步。
二、我國行政再審制度之現狀
(一)指導思想上對利益權衡考慮不足
我國行政訴訟再審程序遵循 “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原則,強調哲學認識論的“實事”與訴訟中“實事”的一致性。從名稱上看,我國稱為“審判監督程序”。這表明了立法者對審判程序、審判行為、審判結論的嚴肅態度和重視程度,也體現了立法者對審判過程中的不當行為、錯誤結果予以堅決糾正的態度。從整體而言,有錯必糾并無不當,但是,有錯必糾過分強調了裁判的絕對正確性,忽視了司法公正的相對性。的實體真實主義導致我國的再審制度過于強調對錯誤裁判的糾正,這也造成了以下弊端:一是生效判決的嚴肅性、穩定性和權威性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二是裁判所確定的當事人的權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三是國家的公權力沒有受到有效的制約和抑制。不同的利益、價值在我國審判監督程序中未能得到很好的權衡與兼顧。
(二)具體制度設計上存在許多缺陷
除了前述指導思想存在不足外,我國的行政審判監督程序還存在諸多具體缺陷。具體表現為五個“無限”:
第一,處理申訴案件的程序無限。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了引起再審的三種途徑,但當事人申請再審作為引起再審程序啟動的一個重要途徑,當事人卻沒有啟動再審程序的權利,再審仍是法院、檢察院行使審判監督權的程序。當事人申訴不能直接引起再審程序是合理的、必要的,否則會導致申訴人無理纏訴,浪費國家的司法資源。
但在司法實踐中,由于法院和檢察院處理申訴案件的時間、次數、時限、案件種類、處理原則都沒有法定程序,導致司法實踐中各地做法不同,暗箱操作,缺乏約束,侵犯案件當事人的知情權,使司法機關在申訴問題的處理上帶有很強的行政性,即“現行審判監督程序屬于帶有較強行政色彩的救濟程序”。這使得“當事人在申請再審時,猶如進入了一個沒有法定程序的霧區,完全感覺不到自己訴權的存在”,極易導致了當事人反復申訴和司法機關公信力降低的不良后果。
第二,引發再審的主體無限嚴重影響了生效裁判穩定性,損害司法權威。法院作出生效裁判之后,與之相關的法律關系趨于穩定,涉及的相對人也因此繼續展開相關行為。然而我國現行的行政再審程序沒有嚴格規定啟動再審的主體,利害關系人可以持新的證據、事實提起再審申請;法院可以依職權對本院及下級法院裁判有誤的案件進行再審或提審;檢察機關可以對同級及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依法行使監督權,以抗訴的方式要求法院對案件再審。所有這些使案件涉及的法律關系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不能實現法律對社會公平和正義的有效分配。長此以往,法律的尊嚴與威信何從建立?
第三,引發再審的理由無限造成了審判的重復性和不嚴肅性,影響了法院審判的權威性。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然而何謂“裁判確有錯誤”卻是一個難以細化的模糊概念,司法實踐中很難界定,具有明顯的隨意性。另外行政訴訟法規定,檢察機關的抗訴只要合乎法定形式要件,法院必須再審,不準帶有任何的附加條件。
這一特色極易導致抗訴機關的權力不受制約。而不受制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放任,很有可能出現權力的濫用而導致啟動再審程序的隨意性。因而實踐中出現了一審程序再審和二審程序再審不定的矛盾現象。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知道再審程序對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也為法院的錯誤做了相應的彌補措施。但是再審程序是有一定的規定的,并不是所有的人想要再審就可以申請的。
民事再審申請書格式
人身損害再審案件如何賠償?
申訴和再審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4201201910141636
湖北維思德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廈門大學,良好的法律功底,嚴謹求實的態度,把每一個委托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全力以赴。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哪些情形不被認為是醫療事故
2021-02-16商標轉讓與商標變更有哪些不同
2020-12-28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如何行使抵押權
2020-11-29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