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證明走程序如何進行?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證明走程序的進行是需要提供生效的法律文書,當然這里的法律文書他必須是簽字蓋章的,具有法院的公章,然后交給法院來進行辦理即可。
1、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對象,是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和裁定,這點是明確的。但是否包括調解書、仲裁文書和公證文書,理論界和實務界存在不同的觀點。辯護律師應當從犯罪對象是否屬于本罪法定的犯罪對象入手,將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之外的文書,排除在犯罪對象之外,從而達到無罪辯護的目的。
2、在司法實務中,本罪的犯罪構成要件之一“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是從判決裁定生效時開始計算的,也就是說,如果轉移隱藏財產等有可能構成本罪的行為是在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生效之前發生的,則不能構成本罪。
3、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要求行為人的行為與判決裁定未能執行之間是有因果關系的,如果這兩者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即為人的行為就不構成犯罪。在司法實務中,有些行為人雖然實施了轉移財產等涉嫌犯罪的行為,但并沒有真正造成執行不能實施。很多時候是因為執行法官在執行過程中存在拖延怠慢或者玩忽職守的現象,而造成無法執行。如果辯護人能夠證明,在法院積極執行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實現大部分的執行標的,而法院卻采取一種消極或不作為的態度,導致最后執行未能完成,就很有可能最終達到無罪的結果。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拒不支付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判決、裁定的,可以從重處罰。由此可見,構建和諧、誠信社會,充分保障債權人的利益,維護裁判效力及執行公信力,是本條的立法宗旨。但在打擊老賴及其協助人犯罪的同時,也要充分保障人權,防止打擊范圍擴大化。
在日常生活當中可能大家對于訴訟活動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是訴訟活動完畢之后需要經過十天或者是15天才能夠發生法律方面的效力,在這段時間過后的話,如果對方不執行是可以申請強制性的致敬。或者是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子女放棄遺產繼承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4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船舶未解除抵押可以轉讓嗎
2021-02-18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交通事故全責被訛怎么辦
2021-01-13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車禍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賠償
2021-03-11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