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證明走程序如何進行?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證明走程序的進行是需要提供生效的法律文書,當然這里的法律文書他必須是簽字蓋章的,具有法院的公章,然后交給法院來進行辦理即可。
1、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對象,是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和裁定,這點是明確的。但是否包括調解書、仲裁文書和公證文書,理論界和實務界存在不同的觀點。辯護律師應當從犯罪對象是否屬于本罪法定的犯罪對象入手,將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之外的文書,排除在犯罪對象之外,從而達到無罪辯護的目的。
2、在司法實務中,本罪的犯罪構成要件之一“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是從判決裁定生效時開始計算的,也就是說,如果轉移隱藏財產等有可能構成本罪的行為是在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生效之前發生的,則不能構成本罪。
3、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要求行為人的行為與判決裁定未能執行之間是有因果關系的,如果這兩者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即為人的行為就不構成犯罪。在司法實務中,有些行為人雖然實施了轉移財產等涉嫌犯罪的行為,但并沒有真正造成執行不能實施。很多時候是因為執行法官在執行過程中存在拖延怠慢或者玩忽職守的現象,而造成無法執行。如果辯護人能夠證明,在法院積極執行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實現大部分的執行標的,而法院卻采取一種消極或不作為的態度,導致最后執行未能完成,就很有可能最終達到無罪的結果。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拒不支付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判決、裁定的,可以從重處罰。由此可見,構建和諧、誠信社會,充分保障債權人的利益,維護裁判效力及執行公信力,是本條的立法宗旨。但在打擊老賴及其協助人犯罪的同時,也要充分保障人權,防止打擊范圍擴大化。
在日常生活當中可能大家對于訴訟活動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是訴訟活動完畢之后需要經過十天或者是15天才能夠發生法律方面的效力,在這段時間過后的話,如果對方不執行是可以申請強制性的致敬。或者是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訴案件決定撤訴,法院會怎樣辦理?
2020-11-25住院寫自費能報銷嗎
2021-03-02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公司被起訴能夠破產嗎
2020-12-10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