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罪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一、刑法基本規定
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二、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的瀆職侵權重特大案件標準(試行)》
高檢發[2001]13號2002年1月1日
三十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案
(一)重大案件
1、致人重傷或者精神失常的;
2、明知是人大代表而非法拘禁的,或者明知是無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3、非法拘禁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或者一次非法拘禁十人以上的。
(二)特大案件
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
三、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
高檢發釋字〔2006〕2號
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
(一)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案(第二百三十八條)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非法拘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24小時以上的;
2、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綁等惡劣手段,或者實施毆打、侮辱、虐待行為的;
3、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輕傷、重傷、死亡的;
4、非法拘禁,情節嚴重,導致被拘禁人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5、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的;
6、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沒有違法犯罪事實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7、其他非法拘禁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三、附則
(一)本規定中每個罪案名稱后所注明的法律條款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條款。
(二)本規定所稱“以上”包括本數;有關犯罪數額“不滿”,是指已達到該數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
(三)本規定中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在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鄉(鎮)以上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六)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規定發布前有關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和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的立案標準,與本規定有重復或者不一致的,適用本規定。
對于本規定施行前發生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和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適用刑事司法解釋時間效力問題的規定》辦理。
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為索取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拘禁他人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0〕19號
為了正確適用刑法,現就為索取高利貸、賭債等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拘禁他人行為如何定罪問題解釋如下:
行為人為索取高利貸、賭債等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五、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商業貿易活動中發生非法拘禁案件情況的通報》
1990年9月8日公通字(1990)89號
一、各地公安機關要嚴格執行1989年3月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的處理的通知》(〔89〕公(治)字30號),不得受理經濟糾紛案件,嚴禁公安機關和公安干警以收審、拘押人質等非法手段插手經濟糾紛案件的處理。如遇有投訴,不能立即判明案件的性質是屬于經濟糾紛還是經濟犯罪的,可以做必要的調查了解,但不得隨意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各種強制措施;明確案件性質后,對屬于經濟糾紛的案件,應當立即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處理。各地人民檢察院要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查處在商貿活動中以綁架、扣押人質等方法逼還債務非法拘禁他人的案件的通報》(高檢法發字〔1990〕第2號),嚴禁檢察機關和檢察干部以任何形式為企事業單位追索債務而直接辦理詐騙、投機倒把等非自偵案件,不得非法綁架、扣押人質。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發現經濟犯罪,必須及時移送給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偵查、起訴。
二、對以綁架、扣押人質等方式逼還債務、非法拘禁他人的案件,公安、檢察機關一定要嚴格依法查處,尤其對公安、司法人員和其他國家工作人員或冒充公安、司法人員非法拘禁他人的,要依法從嚴查辦,以確保公民人身自由權利不受侵犯。
在查處綁架、扣押人質等非法拘禁他人案件的同時,對產生的其他問題也應做認真處理。如屬于經濟糾紛案件,應當告知當事人到人民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解決;如屬于經濟犯罪,則應當由有管轄權的公安或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堅決打擊詐騙等經濟犯罪活動,使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懲處,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三、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一旦發現正在發生的非法綁架、扣押人質或拘禁他人的案件,要立即設法解救出人質,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發生意外,然后再區別性質、情況,移送主管機關查處。
六、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嚴肅查處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犯罪案件的緊急通知》
2000年2月23日高檢發法字【2000】第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院:
近年來,全國各級檢察機關依法查辦了一批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的犯罪案件,對保護人大代表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職責,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此類案件仍然不斷發生,有的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的案件情節嚴重,影響惡劣。對此,各級檢察機關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采取堅決有效措施,切實加大查辦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犯罪案件的力度。
一、要充分認識查辦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犯罪案件的重要性。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依照法律選舉產生的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許可,在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如果因為是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的機關應當立即向該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對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采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應當經該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許可。縣級以下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逮捕、受到刑事審判,或者被采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執行機關應當立即報告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檢察機關要充分認識,保護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合法權利,捍衛法律的尊嚴,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責,是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需要,是實踐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務必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抓緊抓好。
二、要切實加大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犯罪案件的查處力度。堅決查辦非法拘留、逮捕,或者其他嚴重限制人大代表人身自由的犯罪案件,特別是對那些長時間、多人次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的案件,對那些非法拘禁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社會影響極壞的案件,要及時發現,及時查處,發現一件,查處一件,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對壓案不查、瞞案不報的,要堅決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三、查辦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的犯罪案件過程中,要注意對人大代表的司法保護。一旦發現有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的案件,要先依法釋放,再行查處;凡人大代表向檢察機關的投訴,都要認真受理,及時查辦;要采取措施,依法保護被非法拘禁的人大代表的人身安全;案件的查處進展情況要及時向人大常委會通報,征詢意見。
四、查辦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的犯罪案件要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和人大的支持。非法拘禁人大代表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一種侵權型職務犯罪,查處干擾多,阻力大,調查取證困難,各級檢察機關要積極爭取黨委的領導和人大的支持,主動匯報工作,必要時可提請黨委和人大出面做好協調工作,確保查處工作依法順利進行。
五、嚴格依法辦事,正確區分罪與非罪界限,堅持辦案程序、辦案規范和辦案紀律要求。同時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宣傳和預防工作,積極探索杜絕發生非法拘禁人大代表案件的措施與途徑。
六、要加強領導,各級檢察院檢察長要高度重視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犯罪案件的查處工作,直接抓,親自抓,做好指揮、協調工作,對辦案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上級檢察院要加強督辦、指導,支持下級檢察院的查辦工作,遇有干擾多、阻力大的案件,上級檢察院要提上來辦。各地檢察機關發現和查辦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犯罪案件的情況要及時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
第二十二條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為:
(五)非法剝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體、物品、住所或者場所;
第四十八條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年好友往寶馬發動機倒白糖,發動機報廢,構成侵權嗎
2021-02-24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行政強制執行的特征
2021-02-16管轄權異議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30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二)
2021-03-25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有補償嗎
2021-02-07按份共有的拆遷怎么賠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