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如戶口簿、身份證、護照、通行證等。代理人還應提交委托人簽署的委托書。委托人在國外或在港澳臺地區的,委托書應經當地公證機構或我國司法部授權的機構、人員公證證明。
2、被繼承人和已經死亡的繼承人的死亡證明。死亡證明一般應由公安部門或被繼承人死亡時所在的醫院出具。
3、被繼承人遺產的產權證明。如房屋所有權證、銀行儲蓄單、記名股票等。
4、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證明。一般應由繼承人或被繼承人所在單位(或人事檔案保管單位)根據其檔案記載出具,證明的范圍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5、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遺囑。包括公證、自書、代書、錄音、口頭等形式的遺囑。
6、公證人員認為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如遺囑見證人的證明材料、遺產清單、其他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聲明書或證明材料、人民法院宣告被繼承人死亡的判決書等。
房產繼承的條件
一、繼承應當在被繼承人(在房產繼承中就是遺留下房產的人)死亡后才能發生。這是繼承的首要條件。有的房產所有權人為了避免繼承人在日后可能會因爭奪房產而產生糾紛,在生前就將房產權交給繼承人,如分給某個或各個子女,這也是合法的行為,但這不是繼承,因為這時繼承還沒有開始,而是生前的贈與行為。
二、繼承遺產的人應當是被繼承人的合法繼承人,就是依照法律的規定能作為繼承人的繼承人。這是繼承的第二個條件。被繼承人如果立下遺囑,將房產指定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或是捐獻給國家、集體,這也是被繼承人處分遺產的方式,但這不是繼承而是遺贈。
三、遺產應當是被繼承人生前屬于個人所有的財產。這是繼承的第三個條件。有的房產是共有的,如常見的夫妻之間的共有,當一方死亡以后,并不是所有的房產都成了遺產。這時,應當先將房產進行產權分割將屬于被繼承人配偶的份額(除有約定者外,一般應分出房產份額的一半)分割出來以后,再對遺產進行繼承。
對于這個問題大家都明白了吧,公證是一項重要的司法活動,對于自己繼承權有法律上的保障。然后在遺產中對于房產的繼承才有合法繼承的權利。有不清楚的人一定要多多進行了解,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