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是介于人與物之間的過渡存在,我國現行法律對胚胎的法律屬性沒有明確規定。
○我國相關法律并未將受精胚胎定性為禁止繼承的物,應當屬于繼承法第三條第(七)項“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予以繼承。
●庭審焦點
雙方老人
胚胎屬繼承法規定的繼承范疇
人類自然的器官、血液、骨髓、組織、精子、卵子等在不違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可以作為物,或者成為民事權利的客體,也就是說胚胎可以作為民事權利的客體。而且從法律和法理上看,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并沒有規定胚胎是一個不可以繼承的物或者客體,關于冷凍胚胎的歸屬問題,根據“法不禁止皆可為”的法理推斷,胚胎可作為繼承法規定的繼承范疇。
醫院
法律否定了冷凍胚胎的財產屬性
冷凍胚胎不具有民法上“物”的屬性。原衛生部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和《人類輔助生育技術規范》已明確作出了中介說的選擇,即冷凍胚胎是介于人與物之間的過渡存在,處于既不屬于人也不屬于物的地位。人類自然的器官、血液、精子等來自單方面,就像精子庫、骨髓移植庫等,都是通過合法的渠道贈送,唯獨胚胎是一個特殊品,它是受精完成后的一個生命可能性,只要植入合適的子宮內就有可能孕育成人,這與人的器官有本質的不同。《人類輔助生育管理辦法》第3條第2款規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也就意味著冷凍胚胎不允許轉讓、流轉,從而否定了冷凍胚胎的財產屬性。
●法庭宣判
法院
雙方老人共同監管、處置冷凍胚胎
法院審理認為,施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手術過程中產生的受精胚胎具有發展為生命的潛能,是含有未來生命特征的特殊之物,不能像一般之物一樣任意轉讓或繼承,故其不能成為繼承的標的。同時,夫妻雙方對其權利的行使應受到限制,即必須符合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律法規,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并且必須以生育為目的,不能捐贈、買賣胚胎等。
本案中夫妻二人均已死亡,通過手術達到生育的目的已無法實現,故其夫妻二人對手術過程中留下的胚胎所享有的受限制的權利不能被繼承。因此,對于原告提出的應由其監管處置胚胎的訴請不予支持,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雙方老人均不服一審判決,向無錫市中級法院提起上訴。他們在上訴狀中稱,一審判決受精胚胎不能成為繼承的標的沒有法律依據。我國相關法律并未將受精胚胎定性為禁止繼承的物,應當屬于繼承法第三條第(七)項“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予以繼承。2014年9月17日,無錫中院終審宣判,改判雙方老人共同監管和處置4枚冷凍胚胎。
●律師點評
該案經媒體報道后有學者表示,遺產在我國通常指的就是廣義上的可以交換的物,既包括物權法中的物,也包括債等,是一種概括性的繼承。因此,將胚胎定義為“財產”是不合適的,即胚胎不應作為遺產予以繼承。雖然對胚胎是否是物存在爭議,但在胚胎的所有人死亡的情況下,其所有人的繼承人應當有權對胚胎主張權利。
相關案例分析
美國曾有一對夫妻進行人工授精,受精胚胎植入子宮后未成活,離婚時兩人爭奪剩余的幾枚胚胎。美國田納西州最高法院做出裁決認為,冷凍胚胎既不是“人”,也不是“財產”,只是由于它們有變成人類的可能性而暫時給予特殊的尊重。因此,夫妻擁有的對胚胎的權利不能算作真正的財產權。同時也存在不同的觀點,胚胎是死者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應當認為是遺產,其繼承人可以繼承。法律只是禁止任何人持有和繼承毒品、槍支彈藥等物,而對冷凍胚胎沒有明確規定。
●律師解讀
在我國現行法律對胚胎的法律屬性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結合本案實際,應從倫理、情感、特殊利益保護方面確定涉案胚胎的相關權利歸屬。
倫理方面
受精胚胎具有潛在的生命特質,不僅含有該對年輕夫妻的DNA等遺傳物質,而且含有雙方父母兩個家族的遺傳信息,雙方父母與涉案胚胎亦具有生命倫理上的密切關聯性。
情感方面
該對年輕夫妻遺留下來的胚胎,是雙方家族血脈的唯一載體,承載著哀思寄托、精神慰藉、情感撫慰等人格利益。胚胎由雙方父母監管和處置,既合乎人倫,亦可適度減輕其喪子失女之痛楚。
特殊利益保護方面
胚胎是介于人與物之間的過渡存在,具有孕育成生命的潛質,比非生命體具有更高的道德地位,應受到特殊尊重與保護。對于冷凍胚胎的監管處置,衛生部出臺的相關條例所限制的均針對醫療機構,如不允許轉讓、贈送,而非針對個人。就目前而言,也沒有哪條法律明確規定冷凍胚胎不能被繼承。如果兩對老夫妻拿到了胚胎,或者保存,或者銷毀,只要不是進行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從情理上來講,應該是可以的,當然也不違背相關法律規定。退言之,即便老人得不到處置權,但考慮到此事關乎兩個家庭的情感寄托問題,院方仍應該繼續保存,不能任意處置,除非征得老人的同意。如果老人有長期保存這些冷凍胚胎的意愿,院方應該提供幫助。
●律師觀點
目前國內關于輔助生殖技術的管理,主要是依據原衛生部在2001年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和《人類輔助生育技術規范》,其中《人類輔助生育技術規范》在2003年進行了修訂,沿用至今。
生殖科技的發展與民眾人工生殖需求的增加,將使得因人工生殖而產生的糾紛越來越多見。《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作為十多年前出臺的部門規章,僅適用于衛生部門下屬的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等單位及其醫療工作人員。該規章存在效力級別低,規范事項不足等明顯缺陷。因此,應當盡早制定出臺人工生殖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冷凍胚胎的法律屬性、保存與使用限制,將人工生殖的許可、管理及監督納入法治的軌道。如果出臺專門法律法規的條件尚不成熟的話,可考慮在修改繼承法等民事法律的時候,增加對胚胎法律問題的相關條款。明確冷凍胚胎的法律屬性、保存與使用限制,如此才能更好地對人工生殖進行規范和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延期是否要舉行聽證
2021-03-25離婚糾紛如何立案登記
2020-11-10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