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與中止區(qū)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是犯罪中止。
2、處罰不同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犯罪中止的特征有哪些?
1、必須是在犯罪預備過程中或犯罪實行過程中放棄犯罪,這是犯罪中止的前提條件;
2、必須是主動放棄犯罪(自動性是實質條件);
3、必須是徹底放棄犯罪。
三、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來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六)其他法律規(guī)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整體而言,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都有可能會直接被免于刑事處罰的,特別是犯罪預備階段,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可能性很小,因為犯罪嫌疑人可能僅僅是購買了一些作案工具,并沒有開始實施犯罪行為,也有可能準備了作案工具以后,一直都沒有實施犯罪。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出差發(fā)生交通事故公司負責嗎
2020-11-20雇傭童工是否違法
2020-11-12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中介租房手續(xù)費是多少
2021-02-18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guī)定
2021-03-09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qū)分
2021-01-15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