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范某與其妻子徐某因瑣事發生口角,徐某對范某拳打腳踢,范某未予理睬,后去照顧孩子睡覺。見范某沒有反應,徐某開始辱罵婆婆,范某不忍徐某對母親的辱罵,和徐某扭打在一起。范某掐住徐某脖子,在徐某沒有反抗后松手。范某怕徐某出去鬧,將臥室房門反鎖,徐某轉身向窗戶走去。范某以為徐某在嚇唬自己,沒去阻攔,當看見徐某雙腿已伸出窗外,范某趕緊上前阻攔,抱住徐某,用右手撥打緊急電話報警。此時,徐某雙腳不停地蹬踢想掙脫范某,范某終因體力不支沒能將徐某拉上來,徐某從四樓墜落致死。
分歧意見
對范某的行為如何定性存在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范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夫妻之間有相互救助的義務,范某看到徐某爬上窗臺欲自殺時,以為徐某在嚇唬自己,沒有及時施救,最終導致徐某墜落死亡,屬于過于自信的過失。
第二種意見認為,范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在徐某選擇跳樓自殺的過程中,范某積極施救并報警求助,且在范某抓住徐某時,因徐某不予配合,最終使范某的施救沒有成功。因此,范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第三種意見認為,范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范某在聽到徐某辱罵其母親之后與徐某扭打在一起,當徐某爬上窗臺時,沒有及時救助,而是在徐某雙腿都伸出窗外后才施救。因夫妻之間存在救助義務,范某對徐某的自殺行為存在放任其結果發生的主觀心理,屬于間接故意。因此,范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過于自信的過失又稱為有認識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侵害法益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持放任的態度。二者的區別在于,行為人是否有反對或者防止結果發生的表現。過于自信的過失在主觀上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結果發生,而間接故意主觀上不考慮避免結果發生,且客觀上也沒有采取避免危害結果的措施。
結合該案,從主觀方面看,范某意識到徐某要自殺時,并沒有因過于自信而不予施救,在主觀上沒有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從客觀方面看,范某掐徐某的脖子,待徐某不反抗后松開,這一行為并不足以導致徐某自殺。而且當徐某將腿伸向窗外,范某意識到徐某正在實施自殺行為后,及時上前阻攔。在施救過程中,范某及時撥打緊急電話報警,沒有過于自信,輕信能夠避免或者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不應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殺人罪。
徐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在范某對其施救過程中,依舊不配合施救,導致死亡結果的發生。對此,范某不承擔責任。
作者:李*英、郝*琪(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人民檢察院,河南省新縣人民檢察院)
來源:檢察日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怎么維權
2021-02-20版權注冊費如何繳納
2020-12-30企業法人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有效情形
2021-01-13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承包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3-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讓合法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