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另一種視角:故意殺人罪之思考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145人看過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犯故意殺人罪的,如果沒有什么特殊從輕或減輕情節(如自首、立功等)的,在量刑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這也是在一種原始的“殺人者死”的思想的體現。

筆者有時路過某市中級人民法院門口的時候,時常能看見張貼故意殺人死刑犯(立即執行)的判決公告,而且更替頻率頗高,有時甚至一周換一批,由此也顯現,我國對于故意殺人的司法實踐中“迷信”死刑之于殺人者的作用。“殺人者死”是一種對殺人行為后果的描述,是一種淵遠流傳的習俗,慣例思維。可是我國《刑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那么怎么去理解故意殺人罪中的“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呢?

筆者認為,故意殺人罪中的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并非僅僅指只要有殺人行為就是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雖然,故意殺人罪確實由于其侵犯的人的生命,所以是一個重罪,但是并不能應此就能認為故意殺人的犯罪分子就是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筆者認為在司法實踐中應該嚴格控制其內涵和外延。筆者認為對于一般故意殺人行為不宜認為是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理由如下:

1.“殺人者死”的觀點已經不為刑法所徹底接受。在古代,殺人者確實都受到同態復仇般的禮遇,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殺人者不一定死”的概念確實以為很多人熟知,例如殺人者還需要看待其行為的嚴重性,才能決定其命運。

2.死刑本身的存在已受到質疑。在200多年前,**里亞就對死刑存在的公正性于必要性進行了分析,雖然從此對死刑到底應該存在與否爭論不斷,但是至少死刑的運用確實已經為國家慎之又慎。

3.如果對于一般殺人罪都適用最高的法定刑死刑,將降低死刑對于故意殺人的標準。重行為適用重刑,只有那些真的極其嚴重的行為,方可適用死刑。

對于司法實踐中,對于死刑之于故意殺人罪,筆者認為應該做以下控制:

1.只有對于故意殺人罪的一些嚴重的行為,方可適用死刑,具體而言,只有對于殺害人數較多(殺害兩人或兩人以上)、手段極其殘忍、事后有嚴重的行為(如為了逃避偵察碎尸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袁剛平

袁剛平

執業證號:

15201201410484302

貴州乾民律師事務所

簡介:

袁剛平律師于2012年畢業于黑龍江大學法學院。在2011年即以高分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法律從業資格。自2014年7月取得律師執業證書以來,認真負責對待每一起當事人委托的案件,所代理的案件絕大部分取得讓當事人滿意的結果,受到當事人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袁剛平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