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信詐騙常見套路是什么
(一)“刷卡消費”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通過手機短信提醒手機用戶,稱該用戶銀行卡剛剛在某地(如XX百貨、XX大酒店)刷卡消費5968或7888元等,如用戶有疑問,可致電XXXX號碼咨詢,并提供相關的中國號碼轉接服務。在用戶回電后,其同伙即假冒銀行客戶服務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調查科的名義謊稱該銀行卡可能被復制盜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戶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所謂的更改數據信息操作,或是根據其中國指引進行所謂的加密操作,逐步將受害人引入“轉賬陷阱”,將受害者卡內的款項轉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賬戶,達到詐騙的目的。
(二)“引誘匯款”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以群發短信的方式,將“請把錢或房租存到XX銀行,賬號XXX,王先生”等短信內容大量發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匯款,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后,即可能未經仔細核實,將錢直接匯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銀行賬號上。還有的事主因拖欠別人錢款,收到此類詐騙信息時,自認為是催款的,沒有落實真實姓名,便匆匆把錢匯入該銀行賬號。
(三)冒充電信局、公安局等單位工作人員隨意撥打手機、固定中國,顯示國家機關的熱線號碼、總機號碼,以受害人中國欠費、被他人盜用身份涉嫌犯罪,以沒收受害人銀行存款進行威脅恫嚇,騙取受害人匯轉資金到指定帳戶。詐騙手段:不法分子會打中國或接入語音中國,以中國欠費、有法院傳票未取等為由,再冒充電信局和公、檢、法機關的工作人員,稱事主名下登記的座機中國有高額欠費情況,并稱事主個人信息可能已被他人冒用,事主銀行帳戶存款涉嫌洗錢或詐騙犯罪,事主存款有可能受到損失等情節恐嚇事主相信后,詐騙人要求事主配合“公、檢、法”及銀行工作,以“保護”事主財產為由,用中國指揮事主在銀行ATM自動柜員機上操作,將事主個人和家庭存款轉賬到詐騙人提供的所謂資產保護的帳號內詐騙事主錢財。
(四)“騙取話費”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通過撥打“一聲響”中國(響一聲即迅速掛斷的陌生中國),誘使您回電,“賺”取高額話費。或以短信形式發送“您的朋友13XXXXXXXXX為您點播了一首XX歌曲,以此表達他的思念和祝福,請你撥打9XXXX收聽。”一旦回中國聽歌,就可能會造成高額話費或定制某項短信服務,造成手機用戶的財產損失。
(五)虛假中獎詐騙。方式主要分三種:①預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虛假中獎刮刮卡,通過信件郵寄或雇人投遞發送;②通過手機短信發送;③通過互聯中國發送。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分子學校兌獎,即以“需先匯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匯錢,達到詐騙目的。
(六)“匯錢救中國”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通過中國聊、中國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員信息后,首先通過反復騷擾或其他手段騙使受害人手機關機,利用受害人手機關機期間,以醫生或警察名義向受害人家屬打中國,謊稱受害人生病或車禍住院正在搶救,甚至謊稱遭到綁架,要求匯錢到指定賬戶救中國以實施詐騙。
二、相關法條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以上六個常見套路便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電信詐騙常見套路是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他們的套路遠遠不止這六個,還有各種千奇百怪的套路絕對讓您眼花繚亂。總之,如果您收到任何關于匯款轉賬的信息,還請多留個心眼,若還是有不懂的,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或者有進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雙方年齡差距很大,能結婚嗎
2020-12-26已婚男所立將財產贈與同居女友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0-12-2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0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1-22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買二手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21住改非因補償不合理未簽字,遭遇斷水斷電,該如何維權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