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法條適用對象是什么?
民法總則法條適用對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則編,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2017年3月1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66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3月18日受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相關條款
第十三條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第十四條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五條 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準;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準。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準。
第十六條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十七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條 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民法總則對我國公民的一切民事行為和權利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公民之間的民事行為都可以在民法總則中找到依據,涉及到公民之間的矛盾和糾紛也可以依據民法總則中的相關規定來進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民法總則適用于我國公民,并且對于外國的移民也應當遵守我國的民法總則。
民法總則的意思表示是怎么規定的?
民法總則利害關系人是什么意思?
民法總則村委會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2020年交通事故車速鑒定費用是多少
2021-01-06“住改非”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16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法定贍養人
2021-02-19審理過程中發現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