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民法總則無民事行為人是指什么?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所謂無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或已滿八周歲但患有精神病、完全不能辨別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的未成年人是無行為能力人。無行為能力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都無法判斷,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各種民事活動。但是,在實踐中,并不是所有的民事活動都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無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一些根據其年齡、智力事實上可以理解的行為或不會損害其利益的行為,比如購買一塊橡皮,接收獎勵、贈與等等。
二、無行為能力人的行為效力的內容
1、純粹受益和行為能力以內的細小民事行為有效;
2、其他行為均無效;
3、如果定立合同,合同本身不能成立。
關于無行為能力人繼承問題補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85年9月11日)第41條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必須注意的是,民法通則(1986年4月12日)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他們所立的遺囑應為有效。盲、聾、啞屬于生理疾病,并不代表其無行為能力或行為能力受到限制,他們所立遺囑應為有效。
我國的民法中對無民事行為人有著非常明確的界定,也對無民事行為人所進行的社會活動是否具有效率作了明確的規定。需要注意的是,無行為能力人所做出的決定和行為,在法律上具有不確定性,例如與無行為能力人簽訂相關的勞動合同或者協議,在法律上是不被認可的,不受法律保護。
民法總則委托代理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榮譽權在民法總則中是指什么?
委托代理終止民法總則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