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型搶劫罪的認定是怎樣的
一、關于轉化型搶劫罪的前提條件
我國《刑法》第269條規定,轉化型搶劫犯罪的行為人必須先“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由此引出兩個相關問題。一是轉化前的行為是否必須構成獨立的犯罪;二是轉化前的行為是否包括采用盜竊、詐騙、搶奪方法實施的其他犯罪行為。
對于后一問題,專家認為,要視以盜竊、詐騙、搶奪方法實施的其他犯罪行為是否侵犯財產權而定。如果先前行為沒有侵犯財產權的,如盜竊、詐騙、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危險物品,盜竊、搶奪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等行為,就不具備轉化型搶劫罪的前提條件。若構成獨立犯罪的,則應實行數罪并罰。如果先前行為侵犯的是包括財產權在內的雙重客體的,如金融詐騙、合同詐騙等行為,就具備了轉化型搶劫罪的前提條件。
對刑法第269條規定的轉化型搶劫罪的先前行為,即盜竊、詐騙和搶奪財物是否要求達到“數額較大”的問題,在刑法理論與司法實踐中意見分歧很大。專家認為盜竊、詐騙、搶奪的財物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才能適用刑法第269條。理由如下:
1、相關立法原意要求先前行為構成犯罪。
從?1979年刑法與1997年刑法對轉化型搶劫罪的表述差異看,我們不難發現,后者表述更準確、嚴謹。理論界與司法實踐部門提出過將“犯盜竊、詐騙、搶奪罪”修改為“實施盜竊、詐騙、搶奪行為”的意見,但未被立法部門接受。可見現行刑法中轉化型搶劫罪前提條件的立法本意就是要求先前行為必須構成盜竊、詐騙、搶奪罪,即非法占有他人財物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要求。
2、有關司法解釋與法律規定相悖,不能成為“否定說”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1988年3月16日在《關于如何適用刑法第153條批復》中指出:“在司法實踐中,有的被告人實施盜竊、詐騙、搶奪行為,雖未達到‘數額較大’,但為窩藏贓物、抗拒逮捕、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情節嚴重的,可按照刑法典(指1979年刑法)第153條的規定,依照刑法典第151條搶劫罪處罰;如果使用暴力相威脅情節不嚴重、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這一批復是“否定說”理解1979年刑法第153條的重要依據,更是司法者執法的重要法律依據。但專家認為,這一司法解釋是司法者對法律的擴大解釋。現行刑法明文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并同時取消了類推制度,再沿用這一批復精神,顯與現行法律相抵觸,這一司法解釋不能成為“否定說”的依據。
3、“肯定說”與搶劫罪無“數額較大”規定不相矛盾。
搶劫罪條款中沒有“數額較大”的規定,這是嚴厲打擊搶劫犯罪立法意圖的體現。轉化型搶劫罪不是典型的搶劫罪,即行為人實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的目的不是直接從被害人處劫取財物,而是為了窩贓、拒捕、毀證。由于構成要件上的變化,致使完全依照原罪處罰已不可能,因而我們不能以搶劫罪無需“數額較大”的要求來否定轉化前盜竊、詐騙、搶奪罪的“數額較大”要求。同時專家認為,“肯定說”不會削弱對搶劫犯罪的打擊力度。如果先行行為不構成犯罪,其后行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獨立犯罪,仍可依照刑法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關于轉化型搶劫罪的必要條件
依照刑法第269條的規定,“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是決定先行的盜竊、詐騙、搶奪行為發展為搶劫罪的實質所在。對于“當場”概念,同樣也存在幾種理解觀點。
專家認為,“當場”應指實施盜竊、詐騙、搶奪犯罪的現場,以及剛一逃離現場即被人發現并被追捕的過程。因為轉化型搶劫罪由先行的盜竊、詐騙、搶奪犯罪轉化而來,其“當場”實施暴力、威脅行為的目的仍是要“保護”非法占有的財物,時空上與先行行為緊密相聯。因此,對“當場”的理解與把握,就應當掌握暴力、脅迫行為與先行行為在時空上的連續性與關聯性,具體是時間上的不間斷性,場所的延展性,與先行行為的關聯性及追趕事態的繼續性。
三、關于轉化型搶劫罪的既遂與未遂
關于搶劫罪既遂與未遂的區分標準,有五種觀點:1、財產取得論或財產控制論,指以行為人是否非法取得財物為標志。2、人身侵犯論,指以行為人是否侵犯人身權利為標志。3、結合犯與非結合犯論,指以是否結合犯而對既遂與未遂掌握不同的區分標準。對結合犯,不以是否取得財物為區分既遂與未遂的標準,反之則否。?4、一般情節和加重情節區別論,指一般情節的搶劫行為以是否取得財物作為區分既遂與未遂的標準,而嚴重情節或致人重傷、死亡的搶劫行為,則不存在未遂問題。5、基本構成和結果加重構成區別論,指刑法中搶劫罪前半段是基本構成,因此以是否非法取得財物為既遂與未遂區分的標準,而致人重傷、死亡的是結果加重犯,不存在既遂與未遂問題。實踐部門及理論界持第五種觀點居多。
轉化型搶劫罪由行為人的先行犯罪行為與后行的暴力、脅迫行為組合而成,先行犯罪行為的既、未遂與轉化型搶劫罪的既、未遂互相關聯。無論典型搶劫罪還是轉化型搶劫罪,行為人的主觀目的都是為了獲取財物,財物取得與否,是區分既、未遂的標準(除結果加重犯外)。由此分析,當先行行為犯罪既遂,為拒捕、窩贓、毀證而當場使用暴力、脅迫得逞的,屬既遂,未得逞的屬未遂;當先行行為犯罪未遂,后行行為得逞與否,都屬未遂;后行行為發生導致他人重傷或死亡結果的,不論先行行為犯罪是否既遂,均屬既遂。
四、關于轉化型搶劫罪中的共同犯罪
對轉化型搶劫罪中共同犯罪問題的認識,仍然要從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論出發。由于轉化型搶劫罪由先行行為和后行行為組合而構成,因而轉化型搶劫罪的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須既有先后兩行為的共同故意,又有共同的暴力、脅迫行為。
當共同實施先行行為的人只有部分成員實施了后行行為時,共同實施先行行為的人是否都構成轉化型搶劫罪的共犯?專家認為,這涉及到實行過限的問題,應當查明各共同犯罪的行為人事先是否有過通謀。如事先有通謀,沒有實施后行行為的部分成員,仍構成轉化型搶劫罪的共犯;如事先沒有通謀,因實施后行行為人擴大了共同犯罪的主觀罪過和客觀行為,屬實行過限,這對未實施后行行為人來說,就不能構成轉化型搶劫罪的共犯。
以上是搶劫罪認定的相關知識,另外如果實施先行行為的人幫助實施了后行行為,是不能構成搶劫罪的共犯的,后行行為人對參與之前的先行行為和結果雖了解,但不表明有共同實行的意思和共同實行的事實。讀者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銷合同與買賣合同有何不同
2021-03-12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