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知道自己被立案偵查了?
立案偵查在前期進行調查的時候犯罪嫌疑人本身是不會知道,當證據確鑿,犯罪嫌疑人罪行明確的時候,公安機關會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拘留調查,這個時候犯罪嫌疑人自身就自然知道自己已經被調查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不論是否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都應當接受。然后按照管轄的規定移送主管機關處理。
對口頭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應當仔細地詢問和訊問,并將內容寫成筆錄,經宣讀或者交本人閱讀后,若有意見,應當允許更正,若認為無誤后,讓其在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要求他們實事求是,忠于事實,忠于法律,但是,誣告不同于錯告。因為誣告是行為人故意捏造事實、偽造證據,無中生有地控告他人犯罪的行為;錯告,則是行為人由于認識上的錯誤而致使所告之事與事實有出入。
兩者的性質截然不同,前者屬于故意行為,對此應當根據法律規定追究法律責任,后者應當向他講明情況,讓其接受教訓,而不應追究法律責任。
公檢法機關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免遭打擊報復,確保其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愿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行為的,在刑事訴訟中,應當為他們保守秘密。
但是,在審判階段則不受此規定的限制。《刑事訴訟法》第47條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否則,其報案、控告、舉報的材料都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因此,遇有此種情況,應當向他們說明理由,要求其出庭作證或者同意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內容。
司法實踐中,對匿名舉報應當進行具體分析:一方面,因為控告人人害怕打擊報復而匿名舉報,其內容很可能是真實的,且有證據意義;另一方面,有可能是出于誣告陷害之目的,或為了轉移司法人員的視線而搞假材料進行匿名舉報。因此,對匿名舉報的材料在查證以前,只能作為立案材料來源線索,而不能作為立案的根據。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犯罪嫌,公安機關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調查的時候,是不需要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但是公安機關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拘留的時候,需要通知犯罪嫌疑人及其相關家屬。并且犯罪嫌疑人如果被拘捕之后也要通知相關家屬。
停職調查和立案偵查的區別具體是什么
檢察院立案偵查期限是多久
公安局立案偵查的期限是多少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定責本人不去行嗎
2020-12-08在刑事賠償案件中應如何掌握錯拘、錯捕、錯判的范圍
2021-01-31什么是公產房置換
2021-03-09騙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0-12-07執行董事可以做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嗎
2021-01-23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